Page 261 - 松江老街巷.html
P. 261

【从斜桥到大仓桥】




             昔日大仓桥


             文 • 周师增












                                          ㄧ大仓桥下的石拱,2005 年(张金贵  摄)



                  昔日大仓桥有河南、河北两个滩,统称仓桥滩,开设着不少米行、米厂、

             酒馆、饭店等,还有两家规模最大的酱园,但最多的算米行、米厂,俗称为“米
             行滩”。这些商业企业以做水路生意为主,在河水大潮时,以乘船来的农
             民为主要营业和消费对象,叫做“乡庄”生意。凡从水路出来的一般都是

             远乡农民,进城不容易,购买力大。特别在秋收后,遇年成好,辛苦一年,
             几户人家合摇一只船,来大仓桥滩上卖大米换钱。除了要买各种生活必须

             品外,男人们还得上个馆子,女人们逛街剪件衣料,买点百货什么的,准
             备一天的白相和消费,这是河水的“大汛”。遇上河水的“小汛”,远乡
             农民不能从水路出来,商家只能做点近乡农民的生意,以及零星的“街庄”

             生意。还有是五六月份种好了秧,辛苦一阵子的农民,逢上河水的“大汛”,
             摇船从水路来的也不少,叫做“黄梅上岸”。大仓桥滩上的商家,总是盼望

             着大仓桥河水“大汛”的到来,可做足生意,叫做“潮来水来”“有财有水,
             有水有财”。
                  昔日大仓桥河,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船只开过。有一种叫“脚划船”。

             所谓“脚划船”,是用两脚划浆驶行的,但后来不多见了。那时候谈不上什
             么机械设备,更没有解放之后才出现的“汽油舨”,各种船只都依靠人力撑摇。

             那时大仓桥河中驶过的最大木船装置着船帆,顺风顺水时可撑起又高又大的

                                                                               松江老街巷    249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