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96

【从斜桥到大仓桥】



































            ㄧ富家弄(徐桂林  摄)                            ㄧ池家弄(徐桂林  摄)


            通杜家滩河,今河桥均不存。原斜桥路和几条弄堂均在 2002 年前老城区和

            中山中路改造时消失。
                 拿着“回忆”这把钥匙,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盒子,这个盒子里珍藏
            着我们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往事。

                 那时,在那条熟悉的斜桥路石皮街上,小伙伴们的游戏道具基本上都
            是自己做或就地取材的。女孩子踢毽子、跳绳、丢沙包、造房子之类,男孩

            子则喜欢玩滚铁环、打弹子、刮相片等。如今的孩子仍然在玩踢毽子和跳绳,
            而丢沙包和造房子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玩了。
                 所谓沙包,其实就是利用零碎布的边角料缝制一个长方形的小口袋,

            里面放沙子缝合而成;抓沙包,就是几个人将沙包撒开,看谁抓得多,这
            种游戏需要眼疾手快。造房子,并非是真的造房子,这游戏是因地制宜,用

            粉笔在平整的地上画上自己所需的线条,中间再画几条线隔开,然后把一块

     184    松江老街巷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