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42

【从景德路到阔街】
            一杯茶,我则是冲着书场里提篮里卖的零食,或一包瓜子,或一包五香豆。
            日子长了,我对评弹的内容甚至曲调如蒋调、徐调、严调、丽调、张调也逐
            渐熟悉起来,一弹前奏就会跟着哼哼,以致有两次,那女“先生”说:“小

            姑娘,看你很喜欢,来学吧。”我也曾到弄堂不远的殷记胡琴店去偷偷地看过,
            一把琵琶要 18 元,吓得我没敢跟大人说起这件事。不过,我们这几个小姐
            妹里还真有一个江姓的姐姐后来进了镇江市评弹团,直至退休。

                 高家弄还是余天成药店和鼎泰丰纸店的后工场,当时余天成熬制中药、
            自制膏汤及职工食堂都在弄堂里,余天成自制的一种药糕叫“八珍膏”,由

            好几味中药制成,形状就像食品店里的方糕,据说是有滋补作用的。每次生
            病,奶奶总说病好了就买“八珍膏”给我吃。可余天成的职工却对我说八
            珍糕是“污栖虫”做的,这件事困扰了我几十年,至今我都没弄懂。而中

            药饮片厂落户在高家弄里已经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事,每当有太阳的日子,
            那场地上就摊开一张张芦席,上面晒着红的枸杞子、白的党参、黑的乌梅,

            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药材,混合着各种药香味,不时有小孩抓一把红枣、
            黑枣放进小口袋里。
                 看鼎泰丰纸店做蜡烛更是令弄堂里一帮孩子高兴的事,融化的蜡烛水

            倒进各种大小的铁模子里,到半冷却时中间插进一根根芯子,冷却后就成了
            蜡烛。

                 弄堂中间有一接水站,那时叫水龙头,更是一处热闹的地方,它担负
            着整个弄堂以及附近的 30 多户人家的用水任务。从早上 4 点多钟起就响起
            了踢踏、踢踏的脚步声,有人挑水,有人洗衣,还有倒马桶的,这里是一个

            家长里短的集中点,有一位阿妈因为爱清洁,用水有点过分,邻居就送了个
            “水龙王”的绰号给她。

                 高家弄给我的记忆是深刻的、永恒的,尽管现如今它已经面目全非了,
            但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朝这个方向望去,这是个伴我成长的弄
            堂。









     130    松江老街巷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