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27

【从景德路到阔街】
             豆腐价廉物美,常常供不应求。这家店老板的儿子和我是小学同学,记得那
             时放学后我们经常到他家里去做功课。每次进他家总会闻到一股怪怪的臭
             味,有个同学说,一闻到这个味道,就会头昏,做算术总要算错。出于好

             奇,一次我悄悄溜进他家的后院,看到里面场地上摆放着一大片缸缸甏甏,
             我凑近缸甏口想看看里面装着什么,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鼻而来,差点没把
             我熏晕过去。缸里浸着又黑又臭的豆腐干,有的上面还长了一层毛,原来

             臭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自从看到了臭豆腐的真面目,我好长一段时间
             不敢吃香喷喷的臭豆腐了。豆腐店南面是面坊店,专门供应馄饨皮、面条。

             摇面机就放在店铺里,当场加工,现做现卖,生意也特别好。
                  走过豆腐店、面坊店等一些小店铺,在莫家弄的中段,有一处别致的
             建筑,两幢小楼坐北朝南,小楼后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小桥、流水、假山、

             古树,风景优美。听老人们说,解放前这里是松江救火会,里面曾经停放过
             三四辆手推式救火车。后来这里成了工商联。里面除了两幢小楼,还有一座

             小礼堂,每逢节假日,工商联就在礼堂放电影,招待工商界人士。碰到这种
             机会,我们会溜进去坐在后排蹭看电影。有时,里面也会举办舞会,这种活
             动小孩子不能进去,我们就爬在礼堂的窗台上悄悄向里张望,看到男男女女

             搂在一起跳蓬嚓嚓,男的都穿着笔挺的西装,女的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旗袍。
                  工商联的对面还有一条神秘的小弄堂,叫花树巷弄。这条弄堂两边都

             是墙壁,周围没有人家,弄堂直通里面的洋房,据说,这里住着一户在上海
             开厂的有钱人家,可我从来没有见过洋房的主人。直到“文革”中有一天,
             上海来了一帮工人模样的造反派,把洋房里的“资本家”押出来时,我才看

             到这位花树巷弄里儒雅的户主。
                  走过工商联,有一块小小的开阔地,那是中华旅社的门口。那时走过

             这里,总会看到有好多人在聊天,很多操着外地口音,这些人都是借住在
             旅社里的,可见旅社的生意很红火。走过旅社,就到了莫家弄口,沿街口的
             东侧就是当时松江数一数二的南货店——昇昌南货店。店面在莫家弄中山路

             交叉口东侧沿街呈直角展开,门面很大,里面吃的东西应有尽有,过年的时
             候,这里顾客盈门,热闹非凡。这家店我很熟悉,因为父亲就在这里谋生,

             而我因为家境贫寒,也常常趁着假期跟父亲到店里帮工。工场在店的后面,

                                                                               松江老街巷    115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