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松江年鉴2015
P. 112

天  主  教                   瑟亭(合称“三圣亭”)、山园祈祷像和14
                                                     处苦路像等。由于山顶堂无法容纳众多

                   佘山山顶圣母大堂坐落在松江西佘                   朝圣者(主要是渔民教徒),乃于民国九
               山山顶,是全国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该                    年(1920年)拆除大堂,在原址重建新堂
               堂建筑风格独特,工程设计师兼建筑师为 (即今圣母大堂),民国二十四年落成。抗
               葡萄牙籍耶稣会士叶肇昌神父。堂向西, 日战争期间,堂内收容难民3000余人。
               东西长55米,南北宽25米,脊高约17米, 民国31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二敕封佘山
               钟塔高38米。顶部圆穹上立一铜铸圣母                    山顶圣母大堂为“乙级”圣殿。1949年
               抱小耶稣像,高4.8米,重1.8吨,远望呈十                后,该堂日常宗教活动和5月朝圣活动逐
               字架形。内部结构均采用金山石,外面                     渐减少。“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停止,圣

               砌以红砖,顶上两层堂脊铺绿色琉璃瓦, 母大堂、中山教堂的所有宗教设施受到毁
               四周是彩色玻璃窗。清同治九年(1870) 坏,大堂被佘山天文台使用。1981年3月
               五月,“天津教案”发生,耶稣会会长谷                    修复中山教堂,并于5月恢复朝圣。后又
               振声到佘山圣母像前许愿,若“教难”平                    修复三圣亭、经折路、14处苦路像等,山
               息,将在山顶建一教堂。后北方教案未                     顶大堂也于1984年修复一新。自20世纪
               波及上海,“佘山圣母保佑江南教区”之                    80年代以来,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朝圣

               说在教徒中传开,为此纷纷捐款筹建大                     教徒人数在三万以上。比利时国王博杜
               堂。清同治十年(1871)春拆去六角亭, 安二世、菲律宾枢机主教海梅·辛、中国
               改建教堂。此堂呈正十字形,南向,中                     香港枢机主教胡振中、中国澳门主教林家
               西结合风格,名为圣母进教之佑堂,可                     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德雷莎修女等
               容800人。佘山逐渐成为天主教的朝圣                    曾到该堂瞻仰。1989年9月25日,佘山山
               地。光绪十九年(1893)建中山教堂,可                  顶圣母大堂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容500人。后陆续建圣母堂、圣心堂、若                   和优秀近代建筑。                  (王红梅)


                                   松江区天主教主要宗教场所一览表

                       场  所  名  称                            地        址

                   佘山山顶圣母大堂                         佘山镇西佘山
                   佘山中山圣母堂                          佘山镇西佘山

                   张朴桥圣母无原罪始胎堂                      佘山镇张朴村六队



           14




       南京展望  三校样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