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松江年鉴2015
P. 110
道 教 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王红梅)
松江东岳庙,俗称岳庙。位于旧城 东岳庙举行鲁甸地震遇难同胞超度
谷阳门(老西门)外大街(今松江区中山 法会
中路闹市中心)。始建年代不详。据清 8月12日,东岳庙举行鲁甸地震遇
嘉庆《松江府志》载:“宋尚书右丞相朱 难同胞超度法会一永日。法会上,东岳
谔始扩大建筑。”元至正五年(1345年) 庙两班道众按照传统仪制阐演各项科
毁于火,仅存真武台、五凤楼和两边厢 仪,诵经礼忏,施食供养,超度亡灵。
房。至正十二年,邑人夏浚恢复原貌, (王红梅)
并添建山门。明成化年间副道纪曹希
升扩建玉皇阁。明弘治五年松江知府 基 督 教
刘憬加以重修,并扩建戏台、寝宫等,
占地面积二十余亩。明嘉靖三十二年 区基督教举行复堂和两会成立
(1553年)三月,倭寇大举来犯,东岳庙 三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遭到破坏。明万历年间,郡人知府徐琳 5—9月,为纪念松江区基督教复堂
重建山门,并在殿右建冥思殿。天启中 和区基督教两会成立三十周年,区基督
重修大殿、庑殿及西北边殿,并在西北 教两会开展“回顾昨天、珍惜今天、努力
角添建杨侯殿(俗称杨爷庙),香火颇 明天”为题的系列纪念活动,开展写一
盛。清顺治年间增建摄性楼、太虚亭 份公开信、展板展示、大型感恩礼拜三种
等。康熙年间又建崇恩殿及十王殿。 形式活动。 (王红梅)
至清嘉庆年间初具规模,庙内同时设有
书场、商店和茶馆,时人称为松江的“上 区基督教两会举办第一届青年义
海城隍庙”。新中国成立后,东岳庙因 工学习班
疏于维修,大殿有倾塌危险,于1965年 8月2日、9日、17日,松江区基督教
春拆除。其余庙舍亦渐废。原址仅存 两会利用三个周末在永恩堂举办第一
两棵百年五爪银杏树。2002年5月,在 届青年义工学习班,主题为“趁着我们
原址(现中山中路老银杏树北)重建。 年轻,更好服侍教会”。松江区委统战
一期工程东岳大殿于2004年3月竣工, 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朱慧敏,区基
二期工程三清殿及厢房于2006年底完 督教两会主任陈爱敏牧师为70余名学
工,三期工程两侧偏殿、钟鼓楼和牌楼等 员授课。 (王红梅)
12
南京展望 三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