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知青记忆.html
P. 100
听那动人的“夕阳归曲”。我只是日复一日地出工,收工;来回地傍着桥身而去,又依
着桥身而回。我每次扛着铁搭,或挑着担桶,步履沉重地踏上这石桥时,内心总在默默
地问着:“石桥啊,石桥,什么时候,我才能离你而去呢?”
平庸黯淡的生活虽然静如死水,但照样在悄悄流逝。痛苦中,转眼已到了隆冬季节。
这一天,空中是阴云密布,寒风呼啸。由于前几天连着的下雨,大路、田埂都已被人们
踩得坑坑洼洼了。而那座横躺在河上的小石桥,在空旷的田野中,显得那么孤独,死沉。
看着这乏味的情景,我再也憋不下去了。于是就搬出画箱,坐到了门前。
“嘀嗒嘀嗒,”屋里,小闹钟的秒针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踱着它的步子;外边,西
北风仍然在发着它的淫威。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忧郁。我企图把满腹的苦闷全部融于这画
中,便不停地把色彩涂到画面上:蓝的,灰的,黑的,白的……一会儿,画面上已出现
了一座孤零零的石桥,透着一种令人寒颤的冷调。
当我再一次抬起头时,猛然发觉那石桥上站着一个人。多么熟悉的身影啊!那不是
我的老师吗?我连忙站起身,跑过去,把她迎进了屋里。
“怎么,在操旧业啊?”她一眼看见了我的那幅未完成的画。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露出一丝苦笑:“解解闷而已。”
老师走到画前,端详了一阵:“唔,看来果然是情绪不佳呀!”
瞒是瞒不住的了,于是我便把闷郁在心中好久的一切都向老师倾吐了。末了,我有
些自嘲地感叹道:“老师,也许我真是个没出息的无用者!”
一阵沉默。
老师站起身,朝外望着。“路嘛,总还会有的。”许久,她才轻声说道,既象是在启
发我,又似乎在自语。
而后,她又走到画前,指点着对我说:“你看,这桥不是能把路连起来的吗?”
我细细地咀嚼着这句话,思考着。
我们又谈了好久。我这才知道老师是特意来看我的,她已从旁人处得知了我的近况。
临别时,我把老师送到桥头。她再一次意味深长地引导我:“记住:路是断不了的,
因为人们会造桥。”
老师走了。她那本来就很瘦小的身材,在空旷的田野中,似乎显得更小了。由桥的
那头延伸出去的路,是那么的坎坷,那么的曲折,老师的步子显得这么艰难,却又是这
般的坚定。
顺着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我果真看见路上的桥的确还不少呢,一座又一座,连着
一段又一段的路……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