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0 - 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
P. 230

队工业局(1984 年 6 月改为乡镇企
          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
                                                       业局),主管社队工业,以适应社
                                                       队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979 年,
                                                       全县社队工业年总产值比 1976 年增

                                                       长 79%。到国民经济三年调整的最
                                                       后一年即 1982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
                                                       达到 5.2 亿元,是农业总产值 2.6

                                                       亿元的 2 倍多。
                                                            1980 年秋,为适应农村改革,
                                                       全县 19 个公社和松江、泗泾两个
                                                       镇先后将革委会改为公社管理委
                     松江县物资交流会上人流如潮
                                                       员会和镇人民政府。3 年经济调整
                 一经营、包干分配”(大包干)责                       期间,全县还推行了扩大企业自
                 任制的认识,全县 2758 个生产队                    主权、试行厂长负责制、解决知

                 实行“大包干”和“联产承包”                        青就业和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等一
                 责任制的生产队分别占总队数的                        系列改革举措。
                 11.1%、78.5%。                               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
                      大力发展社队工业是经济调整                    开始有突破。1979 年 9 月,由香
                 的另一大任务。以往松江县社会经                       港方面提供设备,松江提供厂房、

                 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三业”以农                       劳动力的上海市精艺手套厂在松江
                 业为主,农村人口占 80% 以上,人                    建成投产。这是上海郊区第一家利
                 口多、耕田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                       用外资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

                 召开以前,受“左”的思想影响,                       来件组装、来样制作和补偿贸易)
                 社队工业摆不上位置,甚至受到歧                       企业,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纠正
                 视。通过经济调整,全县社队工业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
                 迅速步入快车道。1979 年,县委提                    迈出了可贵一步。在松江改革开放

                 出“走农、副、工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起步后的几年间,新事物不断涌现,
                 和“整顿及有计划地发展社队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逐步展开,
                 等措施。同年 12 月,建立松江县社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216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