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203

《松江报》复刊与发展







                重点工作比较熟悉,能够把好方向和大局。《松江报》之所以办得好,这跟领                                                195

                导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分不开,杜家毫同志懂新闻,经常在《松江报》上做出

                批示,对于重要领导活动报道和重大题材报道亲自把方向,定规 矩。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把推进

                松江工业区建设列为全县头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加快建设。各镇也热切期盼
                发展,只是掣肘于资金严重不足。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纷纷祭出

                招商引资法宝。因势利导,善用媒体的杜家毫同志心生一计:在《松江报》

                第二版每月刊发一次“大看台”,把各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刊登在上面。这
                一招果然灵验,各镇党委书记、镇长的办公桌台板下都压着“大看台”,比照

                看数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趁热打铁,《松江报》又开展“一年一个样,三

                年大变样”大讨论,在头版显著位置每期刊登一篇“大变样”讨论文章,大
                家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看到各镇领导干部促发展的热情高涨,杜家毫同志

                开怀地笑了,市农委领导听说松江正在开展“大讨论”后,也来催要《松江

                报》阅读参 考。
                    杜家毫书记常说,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依靠当地区情,包括经济、

                政治、文化等禀赋,也依靠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形成对本区域发展良好的舆

                论环境。要因时而变,过去我们靠“三干会议”使上情下传,这个“老办法”
               费时费力,且效果未必好。今后,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报纸和广播电视等新闻

                媒体,做好上情下传、下情上传,在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联络
                通畅的“金 桥”。

                    在《松江报》第一次大型发行会上,杜家毫书记亲临会议,甘做《松江

                报》的发行推介人。他说,《松江报》是县委机关报,与本地百姓有一种天然
                的,或者说是血脉上的联系,这种关系就像农民与土地一样朴实、亲切、贴

                近,百姓一定会爱看这份“自己的报纸”。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做

                好《松江报》的发行和征订工 作。
                    为了提高《松江报》的办报质量,遇重大新闻和社论要刊发,他总是在

                百忙中挤出时间,一字一句修改文章。书记作表率,一批领导干部成为《松










      ౕൂ჏ १ඍ඾ࡾڿ۪ष٢ JOEE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