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口述松江改革开放.html
P. 172

口述
                   松江改革开放
                   KOUSHU SONGJIANG GAIGE KAIFANG
                   (1978—2018)




            164    从 1999 年初区委副书记金杏兴、副区长陈国邦等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当时有

                   两所高校——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

                   学),与松江谈得最多,要到松江建校的态度最明确。后来立信会计高等专科
                   学校(现立信会计学院)也十分迫切要求搬校到松江。我们与中国纺织大学、

                   立信高等专科学校谈得比较多。双方商谈什么呢?学校最关心的是,松江把
                   新校址安排在什么地方,提供多少土地,经费如何承担。我们关心的是,学

                   校是否整校搬迁,不能只到松江办个分校什么的。其中土地的费用如何处理

                   双方讨论最多。学校想建新校,建所新校的费用又那么多,经费对学校来说
                   当然是十分困难的。他们到郊区建新校也是学校自身的一种创新和探索。他

                   们知道向上级要经费来建新校是不现实的,主要靠自己筹措经费建新校才有

                   可能得到上级认可和支持。中国纺织大学就想把市区学校逐步置换出来筹措
                   资金,但这要有一过程。他走的是一条主要靠自己、走市场来建新校的道路。

                   因此,他们要求松江承担全部的土地费用。我们按当时的经济实力,要承担

                   全部的土地费用也是有较大困难的,而且也没有先例,也是在探索一种全新
                   的区校合作办学的模式。你来我往多次洽谈,双方逐步形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松江选择在新城北侧地块建新校(现在大学城所在地),并提供适量的土地;

                   学校则明确整校搬迁到松江,中国纺织大学在市区的学校最多保留研究生院。
                   1999 年 5 月 20 日上午,中国纺织大学校长邵世煌、副校长谭德忠又来到松

                   江,与我们一起商谈。他们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后的意见是,希望松江能无偿
                   提供土地,并且是拆迁完成后的土地。又反复说明他们的困难,既是资金上

                   的困难,也有对农村拆迁工作的担忧,希望我们能谅解他们的实际难处。在

                   平时的接触中,我们也知道把学校搬至郊区难度确实大,经费以外要统一领
                   导班子的思想,还要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他们也承受很大的压力。他

                   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曾带领学校党政班子、中层干部

                   专门到松江考察并开会。他们这次来态度诚恳,到松江办校决心坚定,提出
                   此条件也比较坚决,提请我们认真考虑他们的要求。看来他们内部思想比较

                   统一,也好像是最终的意见,是到松江建校的最后一次争取。事关重大,我










      ౕൂ჏ १ඍ඾ࡾڿ۪ष٢ JOEE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