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松江老街巷.html
P. 56
【从华阳桥到袜子弄】
袜子弄的成长痕迹
文 • 顾夕
每次走过袜子弄,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条全长约
700 米的小路,承载着许多老一辈松江人的记忆。
它南衔中山路,遇中山小学而止步;北接乐都路,继续向前延伸,就
像一双袜子——袜口在北,袜底在南。但是,这并不是袜子弄名字的由来。
很多年前第一次经过这条小路,奶奶说,解放前这里有好几家袜厂,
每天前来送货、领货的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那时的机器还很落后,生产
的袜子只能被称作袜胚,根本无法穿用,需要手工进行修补。她和村里的姐
妹们从这里领取袜胚,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进行加工,经常做到深更半夜,
赚一点辛苦费,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少年时身体不好,要治病,还要补
充营养,开销不小,家里也没什么积蓄,全靠奶奶加工袜子挣钱渡过难关。
一针一线全是情,尽管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又要修补袜胚,但一看到三个
嗷嗷待哺的子女,她就把疲劳抛到了九霄云外,有滋有味地干着。由于用眼
过度,奶奶晚年时视力很差,常常抱怨说“眼睛里好像蒙着一层烟”。
那时,日本鬼子占据松江。袜子弄在城里,奶奶住在城南,所以每次
去袜子弄都要经过火车站。鬼子在那里设有岗哨,盘查每一个过往行人,明
晃晃的刺刀在老百姓的篮子和包裹里乱捅,吓得人脸色惨白。奶奶说,每次
过关卡,都要经历一场生死考验。她曾亲眼看见同村李家大伯就因为拍了几
044 松江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