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松江老街巷.html
P. 223
【从斜桥到大仓桥】
曾住坍牌楼
文 • 俞福星
时移世易,古城巨变,消失
的众多旧貌、旧路名如今只能残
ㄧ坍牌楼遗址,坍牌楼路名据说由此而得,
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比如我家 2006 年(唐西林 摄)
曾住过的那条叫作“坍牌楼”的
小街(名为街,却无店铺)。此街东西向,在中山中路(今华亭老街段)南面,
隔一条市河。沿中山中路由东向西,走过西林塔数十米,路南商铺间的一个
空档里,可见一座居民都叫其唐衡桥的跨河石桥(实为陶行桥,始建于明洪
武十五年,即 1382 年,先是木桥,后于明成化二十三年,即 1487 年,改成
石桥)。桥南堍是个三岔路口:向南走,进入陶行弄;左拐是叫缸甏行的小街,
一直通向人民路马路桥;右拐便是坍牌楼地面了,向西约 200 多米,可接秀
南街。坍牌楼这街名有点怪,桥堍右首路口存有石牌楼的遗迹,当然一定
与牌楼及其坍塌有关,乾隆《娄县志》里记有“以旧迹(名街)曰坍牌楼”
这样的字句。但牌楼为何而建,又何时坍塌,有何掌故,早已无人能说清楚。
30 多年前,我家曾居住于坍牌楼 22 号。那是个面南的石库门房子(花
岗石门框内侧顶上曾有精美纹饰,“文革”中遭人凿灭),住三户人家,
平时年轻人上班去了,两扇黑漆大门紧闭。每当外面有人叩响铁门环,窝
在家里的老房东、年迈却耳不聋的唐家阿奶,立马踮着小脚吃力地挪出来
松江老街巷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