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松江老街巷.html
P. 118
【从景德路到阔街】
革”中断了大批青年的学生生涯,他们的长女也插队下乡务农,次女潘菱菱
去了北大荒屯垦十年,回城后才读了幼教。
邻家江林生与同厂女职工张佩英结为夫妇,住楼上客房。他家也很热闹,
常有厂里同事光顾,也有外界朋友来串门。江林生脾气豪爽热心,为松江政
协委员,年轻时常去四川北路精武体育会锻炼身体,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
动,如义务消防工作,支援其他企业运输物资的义务劳动。此外,他与中学
体育老师,公安、消防相关的人员都有交往。
邻家方良是中药店的老职工,长得面目清秀。他心地善良,精于业务,
中药药理知识丰富,对一些中药药材的产地、药性、质量了如指掌。邻里请
教中药药效时,他会详细讲解,诸如甘(肃)枸杞、贵(州)天麻、(西)
芷红花、(四)川贝母、新(疆)贝母、云南白药……都能如数家珍。“文
革”中他家大女儿去了云南思茅务农,十年后才返家。
原房东张老太太的自住房后来由邻居张孝余、邹雪园夫妇借住。张孝
余师傅出生于邻县马桥乡,参军退伍后分配在闵行汽轮机厂三车间工作,是
该厂修配车间的技术工人。他先是每星期回家休息一天,后来厂里天天放厂
车后就每天回家。张师傅晚饭喜欢喝一盅小酒,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但很重
视邻里之间的情义。当我在“文革”中受冲击、遭造反派批斗时,他问我要
不要去他老家马桥避避,我虽未去却感到邻里间的情义。
邻家王家姆妈是袜厂下放职工,以加工撬手套的加工费维持生活。她
一人住我家楼上小间外搭出的一角,儿子在阮巷小镇铁店做锻工。她年龄
较大,不识字又听不懂普通话。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松江有线广播电台每天
新闻广播时有“开始曲、节目预告、天气报告”环节,天气报告中常有“晴
到多云,有时有间断雨”,她把“间断雨”误听为“尖头雨”,觉得不可思议,
怎么会有“尖头雨”, 难道还有圆头雨、平头雨吗?邻家小辈知道她听不懂
普通话,向她解释:“间断雨是指时晴时雨,落落停停的意思。”
10 号门内邻里之间团结友爱、互相照应。某家有人身体不舒服时,大
家会嘘寒问暖;天气晴朗时邻家在露天晒出衣被物件后上班去了,突然刮风
下雨了,在家的其他邻居会主动收进所晒之物;邻里间日常买菜时,也会询
问不去买菜的人家要代买一些吗。“远亲不如近邻”的民谚在我们这些老邻
106 松江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