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松江故事
P. 306

298    松江故事



               包孝孝母







                 包孝, 字元爱, 是包节的弟弟。包节于明嘉靖十一年( 1532年) 举进

             士及第, 过了三年, 弟弟包孝也考中了进士。数年后, 兄弟俩都当上了御
             史, 而且都以刚直知名, 只不过包节在北京任职, 包孝在南京当官。
                 包孝和他的哥哥包节之所以能成为刚正的御史, 名垂青史, 与母亲
             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明末松江人周鼐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包节、 包孝

             还没有中进士时, 一天有位客人来访, 与包节、 包孝在客厅中谈话。
                 包孝的母亲在里面问家人:“ 外边二郎在跟谁说话? ”
                 家人回答:“ 是某甲。”
                 包母又问:“ 他们在谈些什么事情? ”

                 家人照直答道:“ 说是某处有一女子, 人品长相都很不错, 但家中贫
             困, 劝我们二少爷去买来作妾。”
                 老夫人听了勃然大怒, 立即吩咐家人把两个儿子叫了进来。训斥

             道:“ 某甲这种人, 是专门以花言巧语引诱年轻人的小人, 你们不亲近贤
             人君子而亲近小人, 不讨论文史道德而讨论买妾, 我不能看着你们当败
             家子! ”
                 老夫人说完便拂袖而去, 不再理睬两个儿子, 以后一个多月也不和
             他们说话。

                 于是包孝就每天早晚两次跪在母亲的床边, 承认错误; 包节也哭着
             悔过, 两人保证今后绝不与某甲这种人来往, 一定把母亲的话记在心上,
             一门心思做学问。如此事情方才过去。

                 包孝是有名望的孝子, 因为哥哥远在北京为官, 自己在南京就职离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