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2 - 松江故事
P. 302

294    松江故事



               顾中立敬老爱幼







                 顾中立, 字伯从( 也作伯强、 伯挺), 自号左山。明嘉靖五年( 1526

             年) 与弟弟顾中孚同举进士及第, 在松江传为佳话。
                 顾中立曾任刑部主事, 办案极其慎重, 在他手中被平反的冤案很多,
             因此在当时声誉很高。
                 后来他担任山东按察司佥事, 力持纲纪, 属吏有不法者往往自己解

             下印绶离去。上司碰到疑难问题, 常向顾中立请教取决。当时山东境内
             发生蝗灾, 百姓因饥荒而逃亡, 流民满路。顾中立请求立即发仓赈灾, 上
             司因为没有得到朝廷的同意而犹豫不决, 顾中立说:“ 人命关天, 不可须
             臾等待, 如若朝廷有谴责之敕, 就由我一人承担。” 由此饥民全活者甚多。

             时人评论顾中立:他的用世之才, 十未及用一二, 而政绩已是如此卓然
             不凡了。
                 顾中立因其才干和道德, 不断得到升迁, 然而正在仕途通达之时, 他

             却为了能够天天侍奉母亲辞官而归, 世人因此颇为推重他。他的长兄顾
             中行早死, 顾中立视长兄的子女为己出, 悉心扶养孤儿, 使他们都有所成
             就。顾中立回乡后, 他的弟弟顾中孚也弃官而归。兄弟俩朝夕相处, 相
             从于林泉之间, 若有一景可以赏玩, 若有一味可以品尝, 兄弟俩未尝有不
             共同享用的。兄弟如此情深, 在当时被传为美谈。

                 顾中立治家方正严格, 在教育子弟的问题上注意因材施教, 不强求
             一律。他说:“ 天有五道, 纵横错列, 使山峙川流, 各不相能, 皆随从其性。
             人的才能各不相同, 正同于此, 当以不强求一律, 顺遂其情为好。”

                 顾中立每天晚上杜门养静, 独处一室, 题为“ 铁汉窝”, 疲倦则偃息,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