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松江故事
P. 223

旧志故事  忠爱廉洁     215



                 郁山不计利害







                   郁山, 字子静, 号水轩。他的先祖在元代迁居华亭。郁山小时候即

               厚重端凝, 不喜欢嬉戏游玩, 每天诵读数千言; 年龄稍大即能作文, 时有
               巧思。明正德十六年( 1521年), 进士及第, 授龙泉知县。
                   龙泉深处山岭之中, 民风不喜读书。郁山到任后首先选择良家子弟
               聚于学校, 亲自教学, 使学生们感动激奋, 于是士子们都随风响应, 民风

               为之改变。
                   当地有个骄横狡猾之徒叫周马良, 他纠集一批亡命之徒偷盗矿山,
               狐潜鼠伏, 朝隐夕出, 与官府周旋了数年。浙江、 福建巡按曾屡次联合围
               捕, 但均未成功。郁山领命后, 使用了离间计, 写信招降了周的胁从, 终

               于使周马良伏法。吏部对郁山考核后, 认为他确实有才干, 就将他调到
               政务繁重的临海担任知县。龙泉的百姓得知郁山要走, 老弱相扶争相夹
               道相送; 临海的百姓听到郁山来做知县, 都到城外相迎。郁山在临海任

               满后, 百姓没能留下他, 就将他的衣靴留下作纪念。
                   当时, 大学士张孚敬虽被罢官在家, 但皇帝依旧有重用他的打算。
               于是, 自布政使以下皆望风而争献媚, 唯独郁山以礼相待。张孚敬在州
               城建造敕赐宝纶楼时, 乘机大修府宅, 还不断强买民居以扩大宅基, 居民
               叫苦不迭。郁山就直接面见张孚敬, 责问道:“ 居宅本当传之于子孙, 现

               今相公营造居宅广大, 围墙亘延一里有余, 而内心犹有不足之意, 大概不
               是保全子孙的好方法吧?而且相公平时在朝堂上喜欢称颂商周宰相伊
               尹、 傅说、 周公、 召公的功德, 为何处理家务事却反而不及萧何( 汉朝宰

               相)、 李沆( 宋朝宰相) 啊!若如此所为不能使相公感到愉快, 那是地方官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