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松江70年0905.pdf
P. 130
2000 年 7 月 29 日,上海松江大学城奠基典礼举行。至 2005 年 9 月,上海外国
语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上海
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
院)和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7 所高校全部入驻,其中
有 2 所 211 重点建设高校、4 所市属高校、1 所独立二级学 院。
松江大学城(又称松江大学园区)位于松江新城区,东至嘉松公路,西临沈泾
塘,北起广富林路,南达文翔路。大学园区规划总面积 540 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
约 208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区建筑面积 123.44 万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 78.5 万平
方米,共享教学资源区建筑面积 6.5 万平方米。大学城的建设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
的新机制、新模式:松江区提供土地和银行贷款进行基础建设,高校以租赁方式进
入园区,通过“先换机制、再进学校”的方式,几所大学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
同构建没有“围墙”的大学园区,形成规划整体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管
理集中化的园区运作模 式。
松江大学城是上海创建新型办学模式的一次探索和改革,是上海市委、市政府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松江新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城建
立以来,充分发挥文化、科技的辐射、策动作用,推动大学校区、企业园区和社区
间“三区融合、联动发 展”。
为促进校地、校企有效沟通,2004 年大学城服务办公室、大学园区管委会以
及 7 所大学高校办公室专门建立“2+7”协商联系会议制度,利用高校科研力量,以
“政府搭台、高校唱戏”的形式,促进区内中小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推动科研对
接产业链。一方面,将大学里的优势学科、优秀团队、获奖成果、专利等向区内企
业广为宣传,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向大学宣传松江经济发展状况及迫切希望智力支
援的具体课题。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与大同利美特公司合作,华铭智能终端设备公司
与东华信息与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东华大学与台
积电、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及恒河置业集团建立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基地
等都是在此框架下的成功范 例。
作为文化、人才的集聚高地,松江大学城在区域创新层面也逐渐发挥引擎作用。
2005 年,以“科教兴区、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大学城与地区合作发展活动举行,高
建设松江大学城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