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17
钱惟善生平考略
的应考资质, 筹措盘缠以及请当地有影响的士人或退休官员写诗
文为进京交游做准备等。 时人兰溪吴景奎有诗 《送钱思复进士赴
会试》 (《药房樵唱》 卷一), 极赞惟善才华, 表达了对其金榜题
名、 蟾宫折桂的美好祝愿:
手折蟾花第一枝,又乘官舰赴春闱。
江峰晓梦湘灵瑟,云锦秋裁织女机。
紫电早催龙尾化,绛霄行见凤毛归。
中堂慈母占乌鹊,看取青衫映彩衣。
然而, 美好的愿望最终落空。 至正二年春, 钱惟善落选下
第。 元例会试 “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 于内取中选者一百
人,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分卷考试, 各二十五人”, 而
实际上至正二年会试仅取廷试进士七十八名, 录取率不到三取
一, 淘汰率较高。 激烈竞争下, 会试成功的幸运儿不多, 真才实
学者失败的例子却不少, 如与钱惟善同年会试的林温为江浙乡试
第一名, 江西举人曾子白 “夙有文声”, 均黯然下第。 宋褧有诗
“人海茫茫万仞山, 健夫争赴碧岩端。 跻攀分寸不得上, 始信文
场蜀道难”, 形象反映了元代科举的艰难。 钱惟善乡试一赋成名,
又得文坛推重, 其才学毋庸置疑, 究其下第原因, 只能归结于时
运未济了。
会试期间, 钱惟善结识吴师道、 宋本、 宋褧等人。 吴师道为
至治元年进士, 历任国子助教、 国子博士; 宋本为至治元年左榜
状元, 累官集贤学士, 兼国子祭酒; 宋褧为宋本之弟, 泰定元年
(1324 ) 进士, 官至翰林直学士, 兼经筵讲官。 吴师道与宋家兄
— 3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