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7 - 松江年鉴2019
P. 337
SongJiang
2019 松江年鉴
2. 美丽乡村 探索起步、发展配套、完善提高三个阶
段的实践积淀,取得生产发展、农民增
收、生态改善、耕地保护的良好成效,被
家庭农场 写入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家庭农场
模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
2007年起,松江结合本地区经济 的典型现代农业模式。
社会发展条件,探索发展规模在100— 十余年来,松江家庭农场发展在探
150亩的家庭农场。至2018年末,全区 索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2007年开始
家庭农场906户,经营面积13.8万亩、 发展粮食家庭农场,2008年在粮食家
占粮食生产面积的95%,户均经营面积 庭农场基础上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152亩,承包期5年及以上的占总数的 形成“种粮+养猪”的生态循环模式,
83.7%;家庭农场平均年龄48岁。全部 2010年在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 第三编
家庭农场中,种养结合家庭农场91户、 上,发展机农一体的家庭农场。2015年
机农一体家庭农场672户,机农一体服 以来,结合“松江大米”产业发展,鼓励
务覆盖率为90.4%。2018年,全区家庭 家庭农场加入“松江大米”产业体系, 松江概况
农场水稻平均亩产585公斤,户均年收 延伸产业链。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主
入13.8万元。十多年来,家庭农场经过 要做法为:
叶榭镇徐姚村农田美景 松江报供图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