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松江年鉴2018
P. 56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8家、企业技术中心23
               家、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市级专利工作试点企业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家。全区现有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市级知识
               产权试点、示范园区数量居全市第一。东华大学联合承担的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

               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正泰一站式智能兆瓦箱系统、华铭智
               能化检票机、斐讯无线城市运营平台等3个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
               年共有64家企业上市挂牌,其中4家企业上市,20家企业挂牌全国新三板。建立
               G60科创走廊质量标准创新基地,新增23家企业参与制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
               53项。新增专利申请10825件,同比增长18.5%;新增专利授权5667件,同比增
               长19.7%。
                   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成功引进海尔智谷、修正集团、正泰启迪智电港、
               清华启迪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天安金谷、库卡机器人二期等开工建设,科大智

               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主体结构封顶。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38.27亿元,同比增长
               9.3%;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8.3%,工业税收同比增长52.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
               投资106.01亿元,同比增长105%,增幅位列全市第一。现有纳税亿元以上企业60
               家,同比增长13.2%。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等G60科创走廊重点产业集
               聚度、显示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获批国家火炬松江洞泾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
               地、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创建首

               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深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战略,临港松江
               科技城、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和发展,临港松江科技城税
               收同比增长45.8%。“松江创造”活力迸发,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液晶显示芯片封
               测生产线、国内首台套国产化光伏生产设备、国内首台小型便携式质谱仪、超硅半
               导体30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3.6万吨世界最大六功位重型模锻压机等
               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科创成果诞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社会
               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0%、9.1%,生产性服务业收
               入同比增长5.3%。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稳控房价,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

               从上年的46%下降到32%。推进集建区外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完成立项380.24公
               顷,验收299.44公顷。调整劣势企业368家,减少能耗4.18万吨标准煤。完成九
               亭、中山两个市级重点区域调整项目。稳妥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
               二级市场试点,完成上海诺雅克电气节余土地分割转让。推动存量工业用地高效
               再利用,扩大增容费减免政策受益面,19家先进制造业企业通过评审,新增投资



           2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