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0 - 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
P. 280

1997 年,以“三区”(松江                  之首。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3319元,
          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
                 工业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                       农民年人均分配收入 4812 元。同时,
                 江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快                       全区有 10.45 万名城镇职工实现基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1998 年,区                     本养老和医疗保险,11.26 万农民参

                 委以撤县建区为动力,克服亚洲金                       加农村养老保险,22 万农村人口参
                 融危机和其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                       加农村合作医疗统筹。
                 团结全区人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                             区(县)委在建立和完善社

                 神,努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国民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稳步
                 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处理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105.6 亿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人
                 财政收入 12.6 亿元,分别比上年                    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1997

                 增长 20% 和 27.8%。年内新增“三                 年,县委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大
                 资”项目 100 个,总投资 4 亿美元。                 力实施县级党政机构改革,全县党
                 私营经济持续增长,“强村富民”                       政机构由 61 个减少到 36 个,精简
                 工程得到大力推进。1999 年,全区                    41%,精简机关人员 17%,全面实

                 扎实推进“四区”(松江工业区、                       施国家公务员制度。2000 年,区委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新城示范区、                      贯彻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要求,全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实施“三                      区行政区划由 20 个 镇调整为 11 个
                 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耕田                       镇、4 个街道。通过 10 多年的努力,

                 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城镇                       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
                 集中)的发展战略。                             新的台阶。至“九五”末的 2000 年,
                      1999 年,松江克服亚洲金融危                 全区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实现国内

                 机和长江流域等特大洪水袭击带来                       生产总值 130.89 亿元,财政收入
                 的一系列困难,经济持续增长,人                       21.28 亿元;“九五”期间分别年均
                 民生活继续改善。当年,全区实现                       增长 18.7% 和 37.3%。城乡人民收
                 国内生产总值 115.57 亿元,财政                   入逐年增加,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

                 收入 16.6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快,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
                 15.4% 和 26.5%,增幅均名列市郊                 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266 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