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援建记忆.html
P. 30
援建记忆
始像模像样起来。
国家级珠峰保护区该不该开发利用 ?
回答是肯定的。如果定日农牧民靠山不吃山,守着金山银
峰不能富就太不正常了。于是我和陆振仪长途跋涉 12 小时,
沿着登山旅游路线作了全面考察,心里有了谱——珠峰是一项
独特的资源,中外旅游者登山探险、科研考察、观光旅游,定
日乃必经之地,可以在沿途设置 5 个旅游景点,再在县城建立
珠峰旅游文化娱乐中心 我和伙伴们又驾车来到拉萨,拜会
自治区的各级领导,提出想法和建议:如今自治区登山管理权
限归给自治区体委,能不能把它下放给直接管理保护珠峰的定
日县?定日县既然在国家级珠峰保护区,自治区在珠峰区域内
土地使用管理权上能否给一些特殊政策?国外捐给珠峰的款项
能否拨一部分给定日?旅游者来到珠峰一定要租用牦牛,牦牛
服务运输经营部是否应该由定日县来组建?到 1998 年底要摘
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必须要戴好“国家级珠峰自然保护区”
这顶桂冠,定日县人民有了政策、有了权限,就能依托珠峰,
不仅解决贫困,而且能逐步富裕起来,领导们能否给定日县多
一些关照?自治区领导一边记录我们的陈述,一边思考着我们
这些上海人关于定日美好前景的描述。
时间过得真快,援藏回来一晃已过了 15 个春秋。2002 年,
我随松江区党政代表团再度踏上阔别四年的雪域高原。2003
年,我汇集整理了援藏期间写的文稿,由百家出版社出版了《情
洒雪域》。这次松江区五家部门联合征集“援藏记忆”,又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