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援建记忆.html
P. 165
马关支教,一段抹不掉的记忆
一筹莫展之际,班长说话了:“别慌,如果实在找不着合
适的人选,我上!”她语气很坚决,但大家一致反对:“你不
是这两天身体不好么?昨天都在医院输液呢,这怎么行!万一
出点意外怎么办?”尽管能明显看出班长神情憔悴,但大家也
知道她的脾气,做出的决定不会改。没办法,大家只能担心地
看着班长坚定地走向自己那一棒的起跑线。从班长接棒开始,
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既希望班长能跑快些,又担心班
长的身体,希望她不要出啥事啊。100 米看似很短,但对于咱
们的班长来说,这短短的 100 米也许很长。终于,快到下一棒
了,大家能清晰地看到班长憋着一股劲,紧咬牙关,努力往前
冲,15 米、10 米、5 米,终于交接棒了。但同时,班长也摊
倒在跑道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几位女同学立刻把她扶起来,
关切地问:“怎么样,没事吧?”班长扬起苍白的脸,咧开干
裂的嘴唇,努力地摆摆手:“没事。”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徐金莲同学的父亲在她小时
候因车祸去世,妈妈后来丢下她走了,小金莲自小和爷爷奶奶
相依为命。正因为如此,她从小就很懂事,会照顾两位老人。
当同学陈慕瑞因车祸住院无人夜间陪护时,她又主动留下来,
一直到陈慕瑞同学出院。
就是这么一位柔弱的小姑娘,用她瘦小的肩膀扛起了一个
班级的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全班同学,什么叫班级荣
誉感,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叫坚强。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