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48
&'()
松江沦陷经过
佚 名
松江去上海只七十华里, 但该地自九日沦陷后, 交通隔绝, 正确消息
实无法获悉。 记者为关怀该地情况, 兹综合逃难来沪者之谈话, 转告读
者, 或不致以明日黄花视之也。
松江, 扼苏浙交通之要道, 南濒杭州湾, 北邻青浦, 黄浦江贯于中,
与北之吴淞江并行西流, 而通禾境, 且两江中间, 河港纵横交织, 使浦江
成为水陆交通之大动脉。 更有陆运动脉之沪杭甬铁路, 辅以上松路、 松泗
路、 砖佘路、 松枫路。 砖佘路与青浦接通, 衔接京沪间之公路, 在浦南与
松枫路交叉于松隐之平南路, 为由平湖东经亭林至南桥, 与沪闵南柘线及
浦东之公路接通, 更自亭林筑有支线至张堰, 与旧沪杭公路衔接。 上述各
线, 俱在八一三战事发生后一月内完成。 因此松江不但为交通之要点, 亦
为第一道国防线之前卫, 又为淞沪战线之给养站, 且右翼为金山嘴柘林之
海岸, 更增加军事上之重要性。
自沪战发生, 松江虽东境正面有激烈之战事, 左侧为海滩。 日人有
登临企图, 但因战事胶着于淞沪。 金山嘴柘林一带堤岸, 尽构坚固工
事, 密排炮位。 故八月十四日以后, 日机逐日轰炸车站桥梁与一二处市
房, 人心并不以此浮动。 及九月八日, 西车站难民列车被炸, 死伤千
人, 更因法院前、 莫家弄底、 学士街、 菜花泾等处被炸后, 妇孺老幼,
为避免无谓之牺牲, 纷纷迁走乡间。 但中秋后返迁城厢而重理生业者渐
夥, 商事由县商会之劝导而渐复旧观。 讵大场失守之前后数日间, 日机
加紧轰炸, 东西车站与列车, 一日间均被炸二三次。 十月二十四日午
后, 更出现巨型机, 猛轰长桥南新繁荣之市街, 与西市梢之钱泾桥, 至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