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5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285

…abHcdeRf¾V



                知、 黄炎培、 邹韬奋、 戈公振等他都熟悉。 一九二九年他就进申报馆工

                作, 一九三一年当上了经理, 在与进步人士交往中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意
                识。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史量才在沪杭公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拦住汽车
                暗杀后, 他继任了总经理, 同时更增强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认识。 一九三

                七年 “八一三” 淞沪抗战爆发, 马老亲去武汉、 香港创办了 《申报》 汉口
                版和香港版。 在香港出版的 《申报》 曾连载过毛泽东撰写的著名文章 《论
                持久战》 和 《论联合政府》, 还经常发表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志和重要干部

                所写有关团结合作共同抗战的时评和论文, 向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进行爱
                国主义宣传和教育。 对各地著名文化界、 电影界、 戏剧界人士到达香港或
                经过香港, 都将他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报道, 引起读者注意。 《申报》 香港

                版不仅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和发表全国各地抗战的讯息, 而且在封
                面上刊出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广告、 启事。 突出的有一九三九年二月五日

                至七日连续三天在封面的报名旁刊登了周恩来的重要启事, 启事的内
                容为:


                        抗战以还,日寇广播时造鄙人谣言,不曰对当局有何提议,即曰
                    对外如何谈话,此为敌人挑拨惯技,本不值一辩,惟近来友邦通讯社
                    及国内报纸也常发表未经本人同意、校阅之谈话或论文,此不仅使鄙

                    人无从负责,且记载字句稍有出入,便足给敌人以造谣挑拨之资。最
                    近如路透社重庆一月一日英文电,系根据鄙人当晚在友人家宴中杂

                    谈,事前事后均未得该社记者发表该晚谈话之通知,其谈话内容措辞
                    也与鄙人当时所谈者大有出入。鄙人原意在说明汪精卫此人之不可
                    靠,难共患难,决无意涉及过去各种内战是非,而该社记者则以其主
                    观杂入,更不意此稿为成都 《 新民报》所译载,( 虽注明为扫荡报稿,

                    但重庆扫荡报并未刊登此稿),辗转阅读,并查真相,始知路透社久
                    已宣扬于外,诚属遗憾之至。兹特申明此项谈话鄙人不负任何政治责

                    任,凡以后各通讯社各报馆记者,各书报编辑欲发表鄙人之谈话、讲
                    演及论文者,必须于事前取得鄙人之同意,并校阅原稿始得刊布,否
                    则发表任何关于鄙人之记载文件,鄙人决不负责也。此启。




                                                                                  275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