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铁血云间:松江抗战记忆.html
P. 24

&'()



                耐烦。 除了这些情形之外, 还听到外面高低远近的枪炮炸弹各种声音。 又

                有时地下室附近落了个重磅炸弹, 我们像是坐在风浪中的小船上, 摇摆了
                一阵子。 假如说: 这样生活, 算是多姿多彩, 也可以说尚未恰当, 只是有
                些饥渴难熬。 假如那时的地下室内, 再有佳肴美酒, 该更风雅了。

                   16. 到了死守三日的任务将达成时, 有些吴军的师旅长, 请拟略早突
                围, 以期安全, 但吴军长坚决不准。 直到过了午夜, 方下令撤退。 这种忠
                于职守的精神, 亦值得称许。

                   17. 突围时, 我和吴军长相互把臂前进, 并相誓共同生死。 至佘山遇
                伏, 不幸冲散, 失联络。 虽于青浦之白鹤港意外重逢, 但彼仍不幸, 在该
                处苏州河畔殉难。 这位守松江有功的将领, 便这样结束了。

                   18. 因吴军长一死, “死无对证”, 舞文弄墨者因将金山卫不守等责
                任, 悉诿之于彼。 是非不明, 何足以辨忠奸? 我虽位卑言轻, 但有责任为

                之辩诬。
                   19. 另有一位小人物, 不能不加以一述, 借以宣扬其潜德幽光, 并了
                却我的心愿。 缘公署用的一司机, 系苏北盐城人, 习称之为 “老李”, 不

                知其名。 惟以其笃实, 因善遇之。 松江危急时, 不拟用车, 因将其遣散,
                                              令其还乡, 另谋生计。 彼乃坚决不离去,
                                              并谓杀敌乃分内事, 更誓与予共生死,

                                              辞意恳挚, 以至声泪俱下。 予不忍拂其
                                              意, 仍留于区司令部内。 彼无枪支, 因
                                              携带木柄手榴弹于胸前, 多至八枚。 迄

                                              撤退时, 令其随予突围, 彼复坚请准其
                                              开车出新东门, 闯入敌阵 (时新东门的

                                              竹林, 已为敌占), 将其手榴弹分飨敌
                                              人, 以达素愿。 予曾加以劝谕, 谓为牺
                                              牲无益。 彼则坚谓杀一敌人, 死亦无憾!

                                              以彼既 “求仁”, 何妨许其 “得仁”, 乃
                                              允其所请。 予与吴军长尚未出北门, 即
                       《 畸园残稿》书影
                                              闻小东门有一阵剧烈爆炸声, 知其已牺



            1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