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7 - 松江故事
P. 267
旧志故事 气节刚正 259
富好礼豁达处世
富好礼, 字子超, 号春山。其先祖是洛阳人, 南宋初南渡江南, 定居
华亭。明正德十六年( 1521年), 富好礼举进士及第, 授任屯田主事, 为
木荆关榷税官。富好礼到任后, 条陈制度中不利于商贾以及旧制度中应
该恢复的规矩上奏朝廷, 或罢去, 或推行, 诸方皆称便利, 富好礼由是声
望鹊起。
过了几年, 御史冯恩因为论奏内阁大僚汪鋐而下狱。富好礼据理力
争, 认为根据法典冯恩不该被处死。汪鋐认为富好礼和冯恩都是华亭
人, 富好礼包庇同乡, 由此怀恨在心, 将他排挤出京城, 任重庆府知府。
富好礼遭到不公正的待遇, 但他并不怨天尤人。途经三峡时, 他对仆人
讲:“ 我曾多次做梦安家于万山之中, 这岂是偶然的吗? ”
到任后, 富好礼看到税收中的弊病, 着手进行改革, 使那些平日依靠
侵占平民赋税的贪吏奸胥不能再从中渔利, 减轻了平民的负担。富好礼
不久便升任四川副使, 去建昌赴任。
建昌境内有大渡河, 是三国时诸葛亮横渡泸水南征之处, 行人经过,
触到瘴气发病, 多死。富好礼建议凿山填沟, 修筑塘堡为陆路, 连接建昌
与成都, 长达数百里, 以避免瘴气侵人。四川抚司认为富好礼的计划很
好, 但工程过于浩大, 难以成功。富好礼便主动请缨, 督办这一工程, 经
过三个月, 工程完成, 造福一方。
此前, 建昌征榷井盐税收以为军饷, 以致盐丁不堪欺压而逃亡。军
队占据了盐井, 获取盐井之利, 然而军饷依旧要地方提供。地方官员都
知晓其事的原委, 但都不敢将盐井夺回。富好礼令属吏计算所供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