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松江故事
P. 249

旧志故事  忠爱廉洁     241



                 钱塘一叶清







                   明代初期, 松江府有个著名的水利专家, 名叫叶宗行。

                   宋元以后, 吴淞江日益狭小, 太湖下泄之水不能通畅入海。朝廷虽
               然不断疏浚吴淞江, 但刚刚疏浚完毕, 不久又会堵塞。到了明朝初期, 吴
               淞江壅塞情况越发严重, 苏州、 松江一带连年遭受水灾。叶宗行见此情
               景, 便潜心研究水利, 决心改变家乡的面貌。针对吴淞江旋浚旋塞的状

               况,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 他认为, 必须要寻找一条新的出海
               通道, 以减轻吴淞江的压力, 使太湖下泄之水能通畅入海。这条新的通
               道便是黄浦, 实施打通黄浦, 直接与吴淞口贯通的工程, 使太湖之水分流
               入海。

                   永乐元年( 1403年), 朝廷派户部尚书夏元吉到苏松治水。叶宗行
               将自己的治水方案向夏元吉作了详细的说明。他的建议被夏元吉采纳。
               黄浦凿通之后, 原先主要通过吴淞江入海的太湖水由黄浦分流, 极大减

               轻了吴淞江的压力, 江南水患大解。经过不断的整治, 黄浦江越来越浩
               阔, 终于替代了吴淞江, 成为太湖泄水的主要通道。黄浦的开浚为数百
               年后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创造了条件。
                   叶宗行治水有功, 被提拔为钱塘县知县。在任时, 廉正清明, 严于律
               己, 很有政绩, 博得一片赞誉之声。

                   当时, 朝廷派驻浙江的按察使名叫周新, 人称“ 铁面御使”, 对浙江各
               级官员要求非常严格。他发现叶宗行平时很朴素, 心存怀疑, 这一切是
               不是装出来的?就乘叶宗行外出之际, 偷偷地去他的居所察看。当他走

               进叶宗行居所, 只见室内的器具极为简朴, 进了厨房翻看一遍, 发现只有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