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1 - 松江故事
P. 231
旧志故事 忠爱廉洁 223
孙承恩宽厚待人
孙承恩, 字贞甫( 一作贞夫), 自号毅斋。明正德六年( 1511年), 孙
承恩进士及第, 授任翰林院庶吉士, 迁翰林院编修。当时权贵乱政, 孙承
恩便称病归家, 七年不出。明世宗登基后, 孙承恩即弹冠拂衣, 对亲友说
道:“ 我可以出仕为官了。” 不久, 被召入朝。他先担任出使安南( 今越南)
的使臣。出使归来后, 参与编写《 明伦大典》。书成后, 升迁为左春坊左
中允, 充任经筵讲官。后又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孙承恩很受皇帝的器重, 曾负责皇太子的教育事宜, 当过太子的老
师。在仕途上也很顺利, 一直升迁到礼部尚书、 太子少保。当时嘉靖皇
帝佞信道教, 宠任道士, 沉湎于炼丹术。孙承恩不附从于道士以博取天
子的宠信, 便于嘉靖三十二年( 1553年) 再次称病, 乞求致仕归家。
孙承恩因为母亲阮夫人的生日在上元日( 即正月十五), 所以他显贵
以后, 便于每年上元日张灯结彩以为贺寿庆礼, 使得观灯者倾城而至, 致
有“ 孙家灯, 夜夜明, 看者增, 母长生” 的歌谣流传。但在阮夫人逝世后,
孙承恩在上元日不再张灯, 而且在客厅中也不点一灯, 仅书房中一烛昏
黄, 萧然独坐, 独自追思。
孙承恩虽居显宦, 但对普通百姓总是以礼相待。有一次, 有个老村
儒突然找上门来, 询问孙承恩道:“ 大人满腹经纶, 可知《 神童诗》 是谁所
作? ” 孙承恩诚恳地答道:“ 我实未曾考证过, 说不上来。” 那老儒见状便得
意地笑着而去。门客问孙承恩:“ 你贵为朝廷大臣, 为何对这种穷酸村儒
如此迁就? ” 孙承恩答道:“ 他固然不应用一首《 神童诗》 来向老夫示骄, 但
是老夫确实不知是谁所作。” 时人评论说, 孙承恩为人如此厚道谅人,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