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松江70年0905.pdf
P. 48
︽
宋庆龄 人 为 链接二
民 我在江苏省松江专区视察了全国水稻丰产模范陈
年 代 了 社 永康所领导的“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邻近的“联盟
1955
表
月 7 大 会 农业生产合作社”。我看到党的总路线的教育已深入农
会 主 村,农村的面貌已经而且继续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民
日 23 第 义
二 , 为 对于小农经济的没有出路和必须组织起来逐步实现社会
次 了 主义改造,有了深刻的体会。农民回忆小农经济的苦
会 和 处,有“十忧”,即:忧吃,忧穿,忧用,忧肥料,忧
议 平
全 ︾ 请不到工,忧租米,忧避债,忧生病,忧死人,忧物价
体 涨。可是现在完全不同了,解放后组织起来生产,就有
会 —— 在
议 了“十好”,即:生产好,贷款好,互助组好,无高利
上 第 贷好,无土匪好,不要避租米好,物价稳定好,合作社
的 一 好,穿的好,到社会主义好。农民已经望到了社会主义
发 届
言 全 的美好远景,他们说:单干不如互助、互助不如合作
国 社。他们已经积极地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对这一
点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联民社陈永康说:“总路
线提出以前,看到工人生活好,青年农民也想当工人不安心农业生产。通过总路线
宣传,大家明白了工业要发展,农业也重要;如果大家到工厂去,农业不发展,工
人吃啥呢?工业发展了,抽水机来了,肥田粉也便宜了,将来还有拖拉机,所以农
业一定要支援工业,工农结成巩固联盟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应当加强这种宣传教
育,因为目前国内外正有一些不愿意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人,在挑拨我们的工农关
系,企图破坏我们的工农联盟。他们说:“农民太苦了。”国外也有人说:中国的工
业化是“以农业和人民的需要为牺牲的”。说这种话的人的意思,是希望中国不实行
社会主义工业化,要使中国农民永远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贫困落后的状态。但是,历
史不会走回头路,这些人的打算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本文为节选,原文刊于 1955 年 7 月 24 日《人民日报》,转引自《宋庆龄选集》
下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宋庆龄到松江视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