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松江70年0905.pdf
P. 178

2019 年 6 月,《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
                将仓城分为历史文化展示区、传统生活休憩区、商业休闲购物区、水乡文旅度假区、

                创意文化产业区、美好生活体验区六个区域进行改造。以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为重
                点,着力打造“历史文脉传承展示区”,留住乡愁记忆,让城市更可阅读;以公共配

                套和基础设施提升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改善生态环境,让城
                市更具温度;以导入非遗、影视体验业态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体验

                区”。以此将仓城打造为外观精致婉约、内涵深厚有趣、富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综合性
                历史街区和旅游目的 地。




                 传   松     链
                 习   江      接         坐落于中山西路 264—266 号的杜氏雕花楼建于清末、民国
                 基   区            初期,占地面积 600 余平方米。1998 年 9 月 9 日,被列为松江
                 地   非            区文物保护单 位。
                 :   物
                 杜   质                2010 年 10 月初,杜氏雕花正式动工大修。2013 年 6 月 9
                 氏   文            日正式对外开放。此次修缮将后期人为增加的建筑和粉饰去除,
                 雕   化
                 花   遗            露出文物原有的面貌,新增加的部分也秉承“修旧如旧”的原
                 楼   产            则,运用雕花和屏风墙复原设计,重现清末民初时期的豪宅

                                  风 貌。

                                      杜氏雕花楼现存四进。第一、二进为清代老楼,建于清嘉
                庆年间,原为松江名绅杜岭梅的住宅。第三进在民国时翻建,为杜氏雕花楼的精华

                所在,建成后即作为杜怡清(民国时曾任松江区区长)的婚房。前三进为走马楼,
                第四进为杂院。中西合璧的杜氏雕花楼,在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清末、民国

                建筑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腰檐枋木雕有穿枝二龙戏珠图案,其他外露的木构件
                和门窗隔扇,均精细满雕中西式图案花纹,厅堂内雕梁画栋,榄窗、格扇均用进口

                玻璃和蛤蜊镶嵌,栏杆、挂落、雀替、斗拱等装饰小构件,均施花卉、云纹、人物、
                鸟兽等精美木刻浮雕、通雕,具有很高的文物欣赏价 值。

                    如今,作为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杜氏雕花楼以普及松江区非遗知
                识、传承非遗项目技艺为宗旨,成为集作品展示、制作演示、互动体验、技艺培训、




                                                          仓城风貌区——松江古城文化的“活化石”          169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