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三高士”与松江(内页)
P. 110
传奇“三高士”
挑灯检书帙 ( 史)。
赌联弥明句 ( 明),窘阁侯喜笔 ( 史)。墨枯草书滞,韵险奇
语出 ( 鲁)。
谈禅石点头,促席月在膝。同行尽能作,兹游可无述 ( 史)。
所谓联句, 与其说是一种集体创作诗歌的艺术, 还不如说是
诗友们聚首时为了取乐而进行的一种酬酢游戏, 因而虽无写作定
规, 但以往所作, 除首尾部分一人所作句数不定外, 中间部分一
般都循序轮流接续相等的句数, 颇有在娱乐中逞才争胜的意味,
而松江人在明初进行的这次联句, 则是以捉笔抢题的方式进行,
才思敏捷者可以抢先多题, 诗兴迟缓者可以逊让少题, 颇有能者
多劳、 重在参与、 以求同乐的意味, 所以其中陆德舆仅一次捉笔
题了一句, 朱良佐两次捉笔共题四句, 董纪无疑是这次联句的执
牛耳者, 先后十次捉笔共题十七句, 其下则依次为俞氏三兄弟,
原鲁五次捉笔共题七句, 仲基四次捉笔共题六句, 季明三次捉笔
共题五句。 但就本文的写作而言, 这篇 《游山联句》 的最大价值
是提供了一些可靠的信息: 即俞原鲁、 俞季明分别是俞仲基的哥
哥与弟弟, 他们兄弟三人都是董纪的朋友, 由于俞仲基的邀请组
织, 他们六位于洪武十八年暮春进行了一次 “游干将、 凤凰诸
山” 的活动, 从俞原鲁能一同登山、 作诗的状况来看, 无论身体
状况还是精神思维状况都是正常的。 然而如上所述, 当他们的长
兄俞原肃回乡探亲时, 俞原鲁 “已物故”, 俞季明则因其时不在
松江而错过, 唯有俞仲基得以尽兄弟之谊, 且在陪伴原肃宴饮唱
和时曾有董纪、 陆居仁这样的诗友参与。
— 6 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