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长者专题/政策文件

2025年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公室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1

2025年是九城市共商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七周年。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深入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深化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把布局深入到具体项目、具体领域、具体平台上,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走深走实,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

一、深化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持续打响G60科创走廊品牌

1.优化推进走廊建设工作机制。健全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项工作机制,更好发挥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平台和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作用。在杭州召开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深化九城市共商共建,共谋发展。

2.做好下阶段建设方案谋划。启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总体评估工作,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指导编制新一轮建设方案,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

3.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于加快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任务。

4.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即将出台的《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

5.推动上海市出台并实施《关于支持松江加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九城市跨区域创新合作。

6.放大G60重大会议活动品牌效应。举办第八届进博会G60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科技成果拍卖会、质量标准大会、人才峰会、知识产权论坛、高端智库支持G60高质量发展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

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协同能力

7.着力提升G60科创走廊策源能力,梳理G60科创走廊原创性集聚区、顶尖学校院所机构,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大科创平台联盟。深化落实与上海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推进同济大学G60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建设。

8.组建九城市跨区域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牵引全产业链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

9.做强“高校联盟+概念验证+成果拍卖+转化基地+项目路演”协同创新矩阵,开展首批G60中试基地创建,强化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九城市孵化、落地、转化。

10.推进“G60科创云”平台升级,做强科技公共服务功能。

11.评选发布2024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U30青年创业榜单和“星耀G60”创业人才榜单。

12.举办“创赢未来”第四届G60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

13.用好中阿G60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平台,发挥11家中阿G60合作参访基地作用,促进九城市与阿拉伯国家的科技、投资贸易合作,举办第五届中阿改革发展论坛首期中阿G60科技经贸合作研修班。

14.发挥上合示范区G60创新协同中心作用,与上合示范区上海联络中心常态化开展要素对接活动。

15.发挥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G60协作基地作用,推动九城市与金砖国家的项目合作。

16.开展G60“廊链汇”市集赋能“揭榜挂帅”创新机制试点和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试点。

三、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合作

17.实施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科学仪器、大飞机、卫星互联网等产业常态化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深化“1+7+N”产业联盟体系建设,优化升级G60产业园区联盟,推动九城市产业园区精准对接合作。

18.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九城市探索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拓展多元化示范应用场景,建设G60科创走廊低空经济圈。

19.强化G60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吸引、集聚高能级专业机构和科创产业项目。

20.开展第三批产融结合示范园区推荐评选工作,落实G60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综合赋能方案。

21.开展高端装备产业榜单评选,举办“榜单赋能·向新而行”新质榜单进园区系列活动,绘制产业图谱,编制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指数、细分行业发展白皮书。

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积极培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22.运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ESG发展联盟,召开首次联盟大会,开展4场联盟培训会,探索编制ESG发展白皮书和评价指标,推动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23.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出海服务联盟,搭建高能级出海服务矩阵,开展“赋能出海”“千企出海”系列活动,助力九城市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促进国际经贸对接合作。

24.发挥上海商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一带一路”国际商务官(财务官)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助力九城市企业拓展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机遇。

25.深化落实央行“28条”支持政策,聚焦科技、绿色、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推介G60专属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科创效能。

26.运行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完成首期基金二期实缴资本出资,建立第二批基金拟投项目库,召开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合伙人会议,加大对九城市科创企业投资力度。

27.依托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基地和G60金融服务联盟等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金融赋能·铸就品牌”产融对接活动

28.落实九城市与上交所深化合作备忘录,巡回举办上交所资本市场走进G60和拟上市拟发债企业、创赢未来大赛获奖企业、新质领航榜单上榜企业、基金投资企业走进上交所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政策辅导、上市培育、产业并购、企业债发行等合作,构建科创企业全链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29.构建“同事同标”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体系,持续拓展“跨省通办”事项和路径模式。常态化运作G60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推动长三角G60区域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和鉴定标准统一、结果互认。

30.推进跨区域司法协作,深化G60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科创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31.持续拓展九城市“一网通办”事项,召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工作研讨会。

32.深化G60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基地政策落地和效应评估,赋能海外人才引留和企业科技商贸国际合作,组织开展高端人才学术研讨、考察交流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