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今年6月7日“入梅”,比常年提早12天,6月29日“出梅”,比常年提早11天,梅雨期22天。今年梅雨期总体降雨量大且分布不均,较常年雨量偏多1成左右,前期温度略低,中后期温度回升,并出现高温天气,总体对水稻生长和田间管理不利。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接下来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温可达39~40°C,午后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当前水稻管理要结合不同的品种、播栽期、生育进程,进行分类管理。
一、当前水稻苗情
据“夏至+”节气全区苗情考察汇总,总体表现为:分蘖发生慢、总苗数与去年相仿,叶龄进程略慢于去年,总体长势和去年同期基本相同。
1、早熟国庆稻:平均亩总苗数30.8万株,平均单株带蘖3.3个,株高51.0cm,平均叶龄10.2张,比去年同期多0.1张。
2、单季晚稻:平均亩总苗数26.2万株,比去年同期多0.7万株。其中,机插稻亩总苗数26.3万株,平均单株带蘖3.2个,株高40.1cm,平均叶龄7.4张,比去年同期少0.3张;机直(穴)播稻亩总苗数26.1万株,平均单株带蘖2.9个,株高29.2cm,平均叶龄6.5张,比去年同期少0.7张。
二、高温对当前水稻生长的影响
1、早熟国庆稻:当前正处于无效分蘖消亡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高温会导致水稻营养消耗过快,根系活力下降,光合能力减弱,进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2、单季晚稻:当前正处于分蘖盛期至无效分蘖期,高温会加速水稻的蒸腾作用,导致叶片水分散失过快,使得叶片出现卷曲、萎蔫甚至枯死的现象。高温还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运输效率,进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其抗逆性。
三、下阶段管理意见
1、科学灌溉
早熟国庆稻:已进入无效分蘖末期,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抓紧最后时机搁田,促壮秆形成。施好穗肥后,做好田间水浆管理,以“浅水勤灌,建立田间浅水层”为主,若碰到35度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采用“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水降温,减轻高温对幼穗分化的影响。
单季晚稻: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适时灌溉,促进水稻的正常生长。如持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应做到日灌夜排,加速水循环调节温度,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群体质量。
2、合理施肥
在高温天气下,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养分支持。因此,要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可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
早熟国庆稻:为了确保国庆稻品种早成熟、早上市,建议后期不施穗肥,以长粗肥替代促花肥,施用时间最迟不宜超过7月10日。长势旺、叶色深要迟施少施,亩施掺混肥料10公斤左右;长势较弱、叶色较淡要早施多施,亩施掺混肥料15公斤左右。
单季晚稻:(1)5月底前播栽田块:已进入分蘖末期-无效分蘖期,按“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开展水浆管理,控制无效分蘖出生,加快无效分蘖消亡,促进根系生长,降低后期水稻倒伏风险。对苗数足、长势旺的田块应早搁、重搁;对苗数少、长势弱的田块可亩施掺混肥料7.5-10公斤带肥轻搁或迟搁。(2)6月份播栽田块:为有效分蘖盛期,保持田间浅水层,抓紧施用壮蘖肥,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进低位分蘖健壮和后发分蘖成穗。
3、加强病虫草防控
(1)杂草防除。部分需要茎叶化除的田块,要合理选择除草剂,避开高温时段打药,药后24小时后及时上水,保水层3-5天,确保防除效果。(2)杂草稻拔除。避开高温时段,利用清晨、傍晚,组织人员对杂草稻发生田块,趁早趁小、分批多次及时人工拔除。(3)病虫防治。据区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4、其他管理措施
对于受高温影响较大的田块,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通过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等来增强水稻植株的抗逆性,以促进水稻恢复生长和产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