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长者专题/松江要闻

深耕文明实践 新风润泽民心 ——松江区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综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7

文明,是现代城市的底色。2020年11月,松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开启了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五年过去,这个初夏,松江区蝉联“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这枚国字号奖牌背后,离不开松江十年间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内外兼修的创建行动、无处不在的文明实践,与市民双向奔赴;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日常善举、古道热肠、明礼践诺。

 

持续深化文明培育

涵养城市精气神

“文明”不只是宏大概念,也不局限于奖牌,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健身、文明旅游、文明居住、文明养宠……这些日常琐事里,文明如影随形,春风化雨般涵养着城市的精气神,也藏着一座城市人人向往的幸福密码。

文明素质重在实践和养成。近年来,松江区持续深化文明风尚培育,创新开展“文明气象站市民随手拍”网络活动,通过点赞文明、曝光问题引导市民参与文明城区建设,7000余名市民线上积极参与;围绕文明风尚行动策划“文明风尚嘉年华”、“风尚云间”市民修身嘉年华等群众性活动,以多样的互动体验,带动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市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文明观念也在一言一行中自然生长。

近年来,松江区持续开展“感动松江”道德模范评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暨“点赞松江人”榜单发布等活动,挖掘、推选出一批各行各业的凡人善举,在全区营造“点赞身边好人,学习身边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氛围,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榜样带动下践行城市文明风尚,为建设松江新城注入正能量。

松江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成长,不断探索思路、打造品牌、创新载体,以“立德树人、养正达人”为特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整合优质资源与五育融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网络,让孩子们从小参与实践,收获正能量。

同时,松江持续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每年选树一批在勤学善思、明礼诚信、热爱劳动等方面突出的好少年,引导青少年见贤思齐;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成长。

 

巩固文明创建

“人民之城”气象日新

“城,所以盛民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一场以民为本的“幸福接力赛”。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松江聚焦市民“急难愁盼”,开展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地下车库等十余项“文明提质行动”,并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人居环境改善等发布“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实事项目,将文明创建融入民生实事,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

60.3万平方米旧住房修缮竣工、5055户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加装燃气报警装置、90余个问题路口完成“小改小革”、近30个小区地下车库环境提升……随着这些问题解决,城市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生活品质改善中不断提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五年来,松江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连续组织“人民城市文明风采”主题活动,通过文明单位“共赴文明之约”、“城市文明开放麦”等活动拓展平台,带动全社会参与文明建设。随着这些活动开展,文明融入城市肌理,文明创建真正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同时,松江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常态化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推动资源向乡村下沉;开展移风易俗巡演,创新积分制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抵制高额彩礼等陋习;推动文明村镇创建,12个全国文明村镇引领周边风尚,让文明浸润乡土……如今,浦南浦北之间,城市文明与乡土文化双向融合,呈现新气象。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

实现人民美好向往

每逢传统节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如期举办,民俗体验在社区、校园等场所开展,让市民在节日文化中唤醒共同记忆;非遗体验、亲子阅读、文化研学等实践活动在市民身边常态化开展,互动体验联结起人与人,让生活更生动……这些文明实践活动走进群众心里,文明新风尚也在市民内心扎根,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截至目前,松江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街镇级分中心17个、村居级实践站383个,依托资源建设特色阵地108个,累计发布实践项目1万余个。贴近群众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已形成,充满活力。

多方聚力,共促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凝聚文明品格的重要载体,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近年来,松江区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月”、云间理堂、“文明实践我行动”等系列活动,带动数十万市民参与,以点滴微光汇聚文明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