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松江/投资松江/招商动态
性能全面超越,价格只要1/10! 松江企业十年破壁
性能全面超越,价格只要1/10! 松江企业十年破壁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次数:

在松江一处洁净实验室里,中氪科技的研发团队正调试着精密仪器。一粒粒肉眼难辨的锌核材料,正承载着改写全球抗菌材料格局的使命。近期,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中氪锌核”抗菌除毒新材料实现量产突破,其性能全面超越传统银基材料,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标志着在抗菌除毒新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破壁:十年磨一剑攻克“三重不可逆”技术困局

“长期以来,抗菌、抑毒材料市场被进口银离子、氧化亚铜等助剂几乎垄断,但传统银基材料存在三重不可逆痛点。”中氪科技创始人兼技术带头人江善应指着实验数据解释道,“第一成本高昂,银价每克超8元,且价格下行空间有限;第二污染重,银基材料微纳米制备工艺需进化工园区,能耗高、二次污染大;第三应用局限且有毒性,仅能抑菌无法灭活除毒,且需光催化,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氮和臭氧,破坏环境与人体健康,欧盟已逐步禁用。”

基于此,中氪科技于2017年开始组建研发团队,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开始进口高端抗菌助剂的国产替代之路。从调研全球锌矿储量到锁定中国富锌优势,从纳米氧化锌基础研究到半导体物理学的跨界融合,累计投入超6000万元研发资金。“最关键的突破在于电子束束缚技术。”江善应展示着分子模型,“锌原子核内质子数30个,可科学利用大于20个单位负电荷,我们创新性地将多类锌基础材料电子聚合形成超能量锌核,粒径控制在150纳米以上,既规避微纳渗透毒性风险,又实现精准灭活。”

2021年核心技术攻克,2025年首条中试产线投产,标志着实验室成果迈入产业化。近十年间,团队完成40余项专利布局,构建起覆盖原料、载体到应用端的全链条技术护城河。

颠覆:性能与成本的双重超越

走进检测实验室,荧光显微镜下清晰显示着锌核材料的“作战”过程:材料释放的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正电荷碰撞形成电场,产生类似深紫外线180-230纳米波长的“光刀”,可精准切割病菌细胞而不伤有益菌。“传统银离子材料无光催化灭活率低于95%,且有5%以上的二次感染风险。而我们能做到>99.99%抗菌率>99.92%除毒率,防霉等级达0级,且能24小时持续工作无需光催化辅助。”江善应语气坚定。

成本优势更为显著。进口银离子助剂每公斤超3000美元,而锌核材料价格仅为十分之一。上海某医院改造项目实测显示,使用锌核涂料后地下室霉变难题彻底解决。“我们理念是‘把高端材料当白菜用’,让学校、医院乃至普通家庭都用得起长效抗菌产品。”江善应展示着松江中电信息港园区的应用案例,该集团全国园区总建筑面积超3200万平方米。

目前,锌核材料已获数十项国际认证,将广泛适配涂料、纤维、塑胶、日化等领域应用。如在涂料领域,可赋予医院墙面、顶面及地面24小时不间断消杀能力;纤维领域,能够用于制作抗菌手术服、垫巾等医疗耗品;塑胶领域,则适配汽车内饰材料,全方位实现“全场景抗菌除毒防护”,从源头阻隔病菌传播。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先锋教授验证后表示:“其在运动面料中稳定性优异,性能远超传统材料。”
蓝海:千亿市场的中国方案

“据测算,国内织物、塑料、涂料三大领域若实现10%替代,原料产值即超1800亿元。”江善应介绍,为此,中氪科技正加速产业布局。其中,产能建设方面,2025年底将筹建年产30万公斤级全自动化产线;2026年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2028年规划万吨级产业基地,产品辐射全球市场。生态合作方面,中氪科技目前通过“定向开发+零风险共创”模式,已与涂料、纤维、塑胶等领域的十余家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产品覆盖长三角并向全国辐射,其中与某头部企业签订6900万元订单,已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实践教学联合培养基地”,同期并联合东华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平台。场景落地方面,产品已进入三甲医院、国际学校等场景,正在开发母婴级抗菌除毒生态涂料、汽车内饰材料等专属方案。

“全球抗菌材料正处于‘银退锌进’转折点,行业正迎来‘政策+需求’双重机遇:银离子助剂被多国禁用,全球替代需求迫切,同时‘健康中国’‘ 双碳经济’战略推动公共卫生、绿色制造需求爆发,但同时,国际市场对‘中国智造’认知待培育。”为此,江善应谋划着中氪科技下一步的产业版图——2026年同步研发更高性能的中氪锌核第三代材料,拓展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全球布局,2027年启动IPO计划,2028年在“一带一路”布局海外仓,目标替代30%以上银离子市场;生态构建,发起“长三角抗菌、除毒、防霉材料创新联盟”,制定行业标准,2030年形成万亿级总部产业园;绿色担当,2030年前实现100%绿电供应,通过零排放工艺年减碳超10万吨,同步开发医院、养老院多类专属产品,筑牢公共卫生屏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