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红十字会
战“疫”路上,这些人的故事令人破防(一)
战“疫”路上,这些人的故事令人破防(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08 阅读次数: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

感受疫情之下的温暖力量,用行动书写战“疫”故事,每一个奋斗在抗疫一线的你我他,都是那一朵浪花,那一束微光。松江区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特殊时期履行人道使命,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红十字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红十字力量。

正值第75个“5·8世界红十字日”的到来,让我们向每一位在抗疫一线的红十字人致敬!

 

爱心满满当当  行动从未迟到

范忠良是松江区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是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公益活动现场处处都有他。面对当下严峻复杂的疫情,小昆山镇翔昆苑社区又出现了他的身影。在这次社区志愿者报名中,范忠良一如既往,积极报名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在一个拥有6000多人,2000多户,共计80个楼道的小区里,他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志愿者。

53ba260869a3e39f63fd6c120920659.jpg

一开始作为楼道志愿者,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分装抗原自测试剂,挨家挨户上门派送,宣传告知教学,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协助预约,做好现场答疑。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变身为片区志愿者负责人的他,立足所在社区实际需求,主动向居委会献言献策,如为了合理安排好志愿者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为居民提供不间断服务,他提出了AB班工作模式,即每位志愿者负责2个楼道,轮番休息的策略,又如他提出的八个片区协调统筹管理,让居民检测队伍不再聚集,同时大大缩短了核酸采样时间。

aed1c0c0e14708de016e2264e14e21f.jpg

封控管理期间,为了满足社区居家群众的生活物资需求,解决运输配送工作,范忠良主动担起采购等工作,并主动找到社区附近保供超市负责人商谈多种采购和配送方案。在多次沟通下,超市负责人欣然接受他的提议,2天内采购了4万多元生活物质,包括蔬菜套餐、肉套餐、日用品套餐等。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几天,基本满足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需求,几乎零投诉。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志愿者一起分发、配送政府发放的生活物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艰巨的任务,确保生活物资尽快送达群众手中,得到了居民们一致好评。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志愿者中的一份子。我觉得我们志愿者临危受命,不怕病毒,哪里有困难往哪里扎。我们是尖刀队伍,在平时我们各自忙碌养家糊口,等哪天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将全力以赴,奔赴最危险的地方。”这也是范忠良重新领悟的志愿者精神。


医护人员显担当   守护血透病人生命线

马小燕,松江区中心医院血透室副护士长。她不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是我区第5例造血细胞干细胞捐献者。

5084819815e727fa34f5395a51bf39e.jpg 3804aca731abe775a38f5b71e433f59.jpg

自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松江区中心医院组建的临时血透室已接收封控小区100余例血透患者。这期间,无论是保障血透室的运转,还是完善血透工作的各项流程,对于新上任的马小燕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她和科内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也早已成了习惯。

3月9日晚上7点接区卫建委通知,一位血透患者由于3天未做透析,已经出现了心衰的症状,生命体征不稳,必须马上安排血液透析,由于时间紧急,已经来不及调派护士从家里出来,这时在科室加班还未回家的马小燕立马赶到临时血透室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直至凌晨2点所有治疗结束后才返回家中。然而第二天一早,她又接到了门诊血透室需要承接金山区分流血透患者的通知,便又急忙赶至医院处理。3月11日至16日,门诊血透室第三班承接了金山区分流的血透患者38人,共计91次血透治疗。3月份的每一天,她几乎都是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27455482a11aeecbde106be9c89fc25.jpg 9ff7f0103c15bb8076229a9b8123b11.jpg b92fba002dc89796dda7b6017318a59.jpg

3月30日傍晚,医院发布了参加第二批支援浦东新区血液透析医疗队的通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关键时期面对这种任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小燕来不及和老公孩子详细说明情况,来不及和父母好好道别,第二天一早便跟随支援队伍出发至浦东医院,当天就紧急投入了工作。安装管路,穿刺,连接患者……在4月气温最高的那几天,一个班次下来防护服里面的工作服已经记不清湿了几次,又干了几次,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汗水甚至顺着脚踝浸湿了双脚。每天闷泡在乳胶手套内的双手发生了过敏,布满了红疹。由于血液透析工作的特殊性,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是不可以离开的,因此身穿防护服的她,不能按时吃饭、不能喝水,嘴唇干裂,这些都早已是家常便饭,她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面临着考验。由于工勤人员稀缺,搬运透析用置换液,整理床单位,打扫病室卫生等多种类工作都需要她们自己完成。

虽然支援中需要克服的困难,需要面临的挑战有很多,但马小燕总是笑笑回答道:“这一切都比不上患者的健康更重要,更有患者在这期间竟成为了我的忠实粉丝,只要来透析,便要找我给他们做治疗。听着患者们一声声的道谢,看着他们病痛缓解后的神情,我感觉一切辛苦和压力都是欣慰和值得的。”


版权所有:松江区红十字会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38号1号楼12楼西侧 爱心热线:021-5771607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