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松江,有个让人心生向往的村落——洙桥村,其辖区面积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为驰名海内外的上海松江仓桥水晶梨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金奖黄浦江大闸蟹养殖基地。
洙桥村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立足自身特色,坚定不移地实现“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目标,近年来先后获得“上海市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上海市文明村”、“松江区平安小区”、“松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既赢得广大村民认可,又获得外来游客青睐。
美其形,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珍视优质生态资源禀赋。洙桥村地处黄浦江生态廊道,水网遍布,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全村被938亩生态涵养林环绕,共有14条河流穿村而过。多年来,洙桥村持续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对村域林地、水网定期巡逻检查,并以宣讲、入户等方式不断提高村民重视村内生态环境的意识。
守护珍贵生态物种资源。洙桥村内有一颗树龄约340年的古银杏树,历经沧桑而又愈发青翠,近年来,经洙桥村联合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单位,启动古银杏复壮保护工程,对古树采取去枯、清腐、防腐、防病虫害等修复措施,并打造“古树小院”,既成为村内游览打卡的必经之处,又将物种资源保护的种子播撒向更多人。
着力提升改善村容村貌。洙桥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微提升”工程,打造百姓身边的绿地和花园。村里的口袋公园如今已拓展至2000平方米,同时还分布着2个以紫藤为顶的乘凉走廊,700多平方米的道路也已完成“白”改“黑”的修整。村民们通过搭建竹篱笆、美化小矮墙等形式,定期清理宅前屋后,让村居变得更恬静舒适、河净岸绿,也将原生态的农家风光更好的保留了下来。
强其筋,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
党建引领固阵地。洙桥村通过搭建村民议事平台,以“议事亭”机制调动村民主动参与治理积极性,张贴《村规民约》,发布《洙桥村人居环境治理方案》,让老百姓在平时锻炼、散步的同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改变生活习惯。村支部以“党员带头—难点疏导—座谈协商—大会通报”的工作机制推进“散埋乱葬”专项治理,既把村内的糟心事办成了百姓的暖心事,又使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
搭建资源创平台。近些年,洙桥村积极探索与企业、高校合作的平台,参加上海市“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与政府和院校开展合作,引导大学生走进乡村。开展诸如“洙桥CUN潮定向越野赛”、“公益菜园种植分享”、“乡村社会实践工作坊”等活动,既向外展示洙桥,又向内引入资源。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乡村,在给村里注入青春活力的同时,又将乡村美景与民俗风情融入艺术设计中,以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壮其骨,生态经济带动乡村发展
践行“家庭农场机制”。洙桥村现有8户家庭农场出产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松江大米”,以“小机家庭化、大机互助化”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提升收入水平的同时,又改善农村环境面貌。除松江大米外,洙桥村还大力发展仓桥水晶梨和“大泖牌”黄浦江大闸蟹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种植。村委会着力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联系相关专家和企业提供指导和销路,带动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文旅新名片。洙桥村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世外桃源、隐世村落的气质。不断吸引环境规划师、书法家等“五家”文创群体入驻,首家专业美术馆“上海洙桥美术馆”开馆迎客,乡贤回归改造老厂房,空置农房通过业态引导盘活。为村民拓宽收入渠道的同时,也让美丽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态和人文气息。
如今的洙桥村,生态与产业齐头并进,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闲暇之余,不妨走进这座古村,在古树浓荫下感受岁月静好,在田园风光中体悟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