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听说过“自然缺失症”吗?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这个概念,他呼吁:“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直接接触”。
自然教育应运而生,让孩子们融入自然、在自然中体验和学习。但是光有自然教育就够了吗?生态环境教育是什么?与自然教育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如何打造面向青少年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来自区环境监测站的庄婉婉为此策划了一个贴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在方案中解答了我们的疑问。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提出的环境科普宣传的活动策划的具体内容。
集宣传能手 创精品课件 合全民生态
——环境监测站 庄婉婉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按照“秉持新发展理念 勇当开路先锋 共建生态松江——我为生态松江绿色发展献一计”青年论坛活动主题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以课件(PPT、小视频)宣传为主线,中小学生为主要宣传对象,逐步打造面向青少年的生态环境宣传理念,倡导爱护环境,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带动家人,从而实现全民生态的目标。
二、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
集宣传能手 创精品课件 合全民生态
(二)活动背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是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衷,我们环保人作为地球健康的守护卫士,让属于未来的孩子们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是每一个守护卫士的本分。
现代城市儿童由于与大自然间不同程度的割裂出现生理或心理问题,被称为“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并且强烈呼吁:“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直接接触”。
为此自然教育应运而生,他以富有吸引力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尊重生命,建立生态的世界观,遵照自然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而拥有教科书框架的环境教育是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从上述两个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自然教育与环境教育主要区别:
1、出发点:环境教育往往是从问题出发寻求解决方法,自然教育是从体验、感受和情感出发,鼓励人们保护美好。
2、方式:环境教育因其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多而更正式,直接体验非常有限。自然教育更加注重户外,强调直接的体验。
3、注重点:环境教育更多的是解决自然中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仅有所涉及,而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基本没有关注。自然教育非常关注三个关系的建立和提升,即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
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说过:“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所以,如何在针对中小学生的环境科普宣传中融入自然教育至关重要。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以精品课件为切入点,走进校园,进行生态环境科普宣传,培养校园内生态环境宣传小能手,逐步实现迭代式影响力。
(四)主要实施步骤
第一步:在全区环保系统招募宣传能手,成立宣传队,队内相互合作,且各有分工包括总负责、技术指导、前期调研、策划制作、宣讲拍摄等。通过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第二步:以双碳时代、低碳生活为主题,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调研中小学生及家庭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聚焦热点难点,整合各项资源,确立相应的课件主题。
第三步:优先完成多个精品课件(PPT为主、现场演示道具为辅)制作并进行局内试演优化。
第四步:根据课件内容,集中对某年级段开展多场次不同规模的入校宣传,确立初步宣传效果,优化课件内容。之所以选择走入校园主要是因为疫情防控及场地需求两方面考虑。
第五步:开展第二阶段双向宣传,扩大中小学样本采集量,建立较为精准的宣传效果,形成阶段小结。
第六步:开启下一周期深化宣传,继续制作数个精品课件,招募校园十大宣传小能手,进行暑期系统培训,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生态环境工作(比如环境保护理念、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执法、监测、管理作用等),结业时授予“第一届松江区生态环境局特聘环保小助手”称号,待开学时,通过“小助手”把成熟的课件以及培训的体验进入校园开展宣传。特聘环保小助手与宣传队互相配合,共同进步,并建立小助手培养小助手模式。
(五)长远目标
1、让区生态环境局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参与到某一个宣传环节,比如:专业性把关、灵感性主题、工作素材提供以及宣讲直观感受等等,在不断的参与中感受宣传工作对于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以志愿服务方式走入社区、街道以及各种公益组织中,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生态环境科普服务队。
2、通过一批又一批特聘环保小助手的培养,不断影响身边的人,小助手要制定每学期宣讲计划(可与宣传队计划结合),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影响力,打造青少年科普平台,最终实现全民自觉践行生态发展理念。
三、部分注意事项
1.第二周期中十大宣传小能手暑期培训计划需全局各科室(部门)针对性提供短期培训方案,于第一周期内交给宣传队汇总整合后纳入第二周期宣传项目预算。
2.如果前两周期的宣传到位,效果尚佳,可在第三周期推出环境科普小视频征集活动,征集活动长期有效。
3.选拔一批热衷参与环境科普宣传的社会志愿者,作为环境监测对外开放展示设施等相关宣传活动寒暑假科普志愿者,该批志愿者要有序培养,在寒暑假期间按需开放。
4.最为重要的是上述方案的逐步实现,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队伍,为此,在招募建队时同步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执行内部系统培训,善用外部资源,比如市级教育基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环保实践基地、松江大学城各大高校、气象局、辰山植物园等,开拓眼界、提升格局,坚定理念,做实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