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圆满收官,松江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交易分团采购成交额达1.61亿美元,同比增长7.2%;100余名招商人员接洽展商近200家;进博首日,来伊份签下超3000万元订单……从“东方之约”到产业落地,松江正将进博会的“人气”转化为发展的“底气”。
精准出击,把功夫下在会前
进博会现场,松江招商团队穿梭在各大展馆。不是“广撒网”,而是有备而来——松江提前研判展商名录,锁定智能终端、卫星互联网、高端装备等契合“2+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企业。
展会期间,区领导多次走进国家会展中心,深入海克斯康、依视路等企业展台对接交流。11月6日,“投资松江·共建新城”机遇分享会在1.2馆举行,多项合作协议现场签约落地。
“精准招商的功夫要下在会前。”区经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早在8月下旬,就联合各街镇、经开区启动采购商意向摸底。对来伊份、台积电、戴天科技等往年优质采购商,“一对一”走访对接;对来伊份、品渥等企业,帮助他们邀请关联境外企业和品牌参展并搭建特装展台。前期梳理的1.6亿美元采购意向,进博展期全部兑现。
松江各街镇也行动起来。九里亭街道招商团队全员赴展,围绕“展馆分布+产业定位”精准发力。“我们从‘看热闹’转向‘找门道’。”九里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辖区企业开普山谷携非洲特色展品第三年参展,现场与南非Carmien公司签约,街道将洽谈从会议室延伸到展台前,打造“流动会客厅”。
招商人员“先电话沟通,再现场对接”,在展台前既当“侦察兵”,又当“讲解员”,从产业政策、营商环境到区位交通,把松江优势讲透讲活,热情邀约企业实地考察。
产业赋能,让溢出效应延续全年
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不能只看签约数字,更要看项目能否扎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