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舒涵 摄报)10月18日下午,秋风轻裹着稻穗的清香,掠过泖港镇胡光村的田野。金色稻田内的舞台上,丝竹声、山歌声、沪剧唱腔与观众掌声交织,泖港镇“四季村晚”秋季专场活动暨社区春晚海选优胜作品展演火热上演。
本次活动以“稻香庆丰收才艺映泖田”为主题,由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泖港镇共同举办,同时也是2026年松江社区春晚系列海选的重要分站。来自泖港镇各村居的文艺爱好者们轮番登台,开启了一场民间艺术达人的追梦之旅,为乡亲们带来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盛宴。
当天下午2点,活动在悠扬的江南丝竹联奏中拉开帷幕。演员们手持传统乐器,奏响婉约动人的旋律,仿佛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小桥流水的江南水墨画,瞬间给现场带来浓厚的艺术氛围。紧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泖田山歌”的全新演绎——《泖田新歌》亮相,高亢嘹亮的歌声穿透田野。节目既保留了传统山歌的韵味,又展现了当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舞蹈《炊烟慢》以曼妙的舞姿,勾勒出记忆中家园的温情画面。小品《姓名不过是个代号》则以幽默剧情讲述家庭故事,引得台下笑声不断。演出现场,沪剧节目成为一大亮点。经典选段《陶行知·劝行》情真意切,沪剧联唱《归国》《白炭红火》韵味十足,而《陆根荣与黄慧茹》中的经典选段《相思鸟》则以其缠绵悱恻的唱腔,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沪剧爱好者任桂花告诉记者:“我们票友平时就在社区活动室练,这次能登上‘村晚’舞台,还有机会冲击社区春晚,真是圆了一个梦。”
展演活动在掌声中落下帷幕,但对于许多参与者而言,他们的追梦旅程或许才刚刚开始。“不管有没有晋级,我们今天能在田埂边给乡亲们表演,就是最开心的事。”一名演员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经过激烈角逐,山歌《泖田新歌》和舞蹈《炊烟慢》两个节目直接晋级复赛。未能晋级的节目将进入为期两周的网络投票环节,最终全区街镇票数前六者可获复赛资格。
“今天登台的每一位演员,都是我们泖港的文化明星!”泖港镇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村晚’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基层文艺人才脱颖而出,让优秀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