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医用床,对我们家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家住松江区岳阳街道高乐小区的朱女士今年86岁,与肢体残疾常年卧床的孙子同住,家庭照护压力较大。在了解到老人急需专业医用床后,小区物业迅速行动,从居民捐赠物资中匹配到一张合适的床并送上门,精准缓解了照护难题。
类似的贴近居民实际需求的服务近期在松江不断涌现。自今年5月起,松江区在岳阳、方松街道率先启动“物业+养老”试点服务,通过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常驻的特点,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100米”,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据统计,岳阳街道高乐小区申松物业已累计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70户次,开展志愿为老服务186人次;南龙潭小区孜诚物业服务老人120户次。方松街道鼎信小区铭杰物业也积极探索,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区级方案成效初显
松江区是上海市首批开展“物业+养老”试点的九个区域之一。根据市民政局与市房管局联合印发的《上海市推进“物业+养老”服务试点方案》,松江区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的优势,推动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多元、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方松街道鼎信社区82岁的钱女士和83岁的李先生夫妇通过“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自费2000元完成了卫生间防滑处理并加装扶手。“现在生活舒心多了,每周还有专人上门陪伴聊天。”钱女士感慨道。该社区正积极探索“物业+养老双中心”模式,依托智能监测与快速响应机制,提升独居老人的安全保障。
通过形成区级实施方案、组织物业人员培训、开展居民需求调研、建立服务清单等一系列举措,松江区“物业+养老”试点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今年6月,位于岳阳街道的申松和孜诚两家物业企业对600余户老年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最终梳理出40余项服务子项,涵盖家政、维修、护理、照料四大类,包括助洁、助行、代办、上门快修、个人护理等内容,并明确老年人专属优惠价格。部分物业企业还挖掘特色项目,如申松物业依托专业陪诊师推出助医服务,解决老年人就医无人陪同的难题。
持续探索加大覆盖
目前,全区首个“物业+养老”服务站点已在高乐小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需求登记与养老政策咨询。老年人既可前往服务站登记需求,也可直接拨打咨询电话联系物业公司。
服务推广与宣传同步进行,试点小区结合公益服务和志愿活动,让居民对“物业+养老”形成初步认知。其中,高乐小区申松物业的服务内容包括更换灯泡、疏通管道、维修等;南龙潭小区孜诚物业部分项目实行收费服务,同步探索市场化的可持续运行。
“尽管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老年人对收费服务的接受度有待提高,物业企业对服务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保障存在担忧。“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本质为市场化行为,未来将严格要求企业坚持市场化、规范化运作,明码标价,统一收费管理。下一步,松江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大物业人员培训力度,打造社区内的“养老顾问”队伍,并探索在服务站点嵌入就医陪诊、适老化改造咨询、家庭照护床位等多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