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古琴名家及爱好者齐聚江南曲圣纪念馆,聆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名家龚一先生带来《打谱漫谈》讲座。讲座结束,为期三天的松江首届《步虚仙琴谱》打谱会也落下帷幕。这场汇聚全国琴人智慧的文化盛会,让明代琴谱的千年雅韵在当代再度回响,为松江古琴文化传承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6日中秋节当晚,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桂馥兰馨云间和鸣”吴松古琴社成立十周年古琴专场音乐会,《梅花三弄》《阳关三叠》《关山月》《寄情操》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展现了松江古琴人的风采。音乐会吸引了松江很多古琴爱好者,其中不乏小朋友。中山小学学生俞泽淼参加学校的古琴社团已经三年了,古琴不仅成为他每天缓解学习压力的陪伴者,还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在他的影响下,妈妈也报了市民夜校古琴班,成为一名古琴爱好者。
10月7日下午,张照艺术馆展开两场演讲:古琴名家裴金宝先生带来《古琴弦歌之弦法和歌法刍论》,深入解析弦歌艺术的技法精髓;苏州城市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严晓星先生则以《步虚仙琴谱及辑刻者顾应阳》为题,梳理了这部明代琴谱与松江的深厚渊源。该谱由明代松江琴人顾挹江辑于嘉靖三十五年,全卷共9卷53曲,国内仅存残本,全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对研究明代江南琴学极具价值。当晚,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了“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13位古琴名家各展所长,让观众领略到了经典的绕梁之音。
10月8日,师从12位琴家的古琴名家龚一先生结合自身打谱的经验,深入浅出讲解打谱的方法与要义。“打谱是‘曲调考古’,更是古今对话,需兼具学术严谨与艺术灵性。”龚一先生的深刻洞见,道破了打谱艺术的精髓,也引发了大家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本次打谱会由吴松古琴社主办,于去年8月发出预告,今年3月启动征集与评审工作,共收到全国17个省市的51件打谱作品。组委会联合打谱专题小组从录音质量、记谱准确性、古谱复原度、艺术表现力及论文学术价值等维度综合考量,最终特邀来自陕西、河北、四川、黑龙江、台湾等地的50余位琴人参会,充分彰显了古琴艺术的广泛影响力。“这次打谱会的举办意义深远,不仅激活了这部松江地区现存唯一的明代曲谱,也向公众彰显了松江古琴文化的独特底蕴。”吴松古琴社社长施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