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松江要闻
“全国文明村镇”叶榭镇兴达村打造生态宜居特色村落—— 以文塑旅村兴旺 乡风和美景焕新
“全国文明村镇”叶榭镇兴达村打造生态宜居特色村落—— 以文塑旅村兴旺 乡风和美景焕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次数:

春尝野菜夏赏荷,秋观稻浪冬撷果。如今,走进叶榭镇兴达村,四季皆景、农香四溢的乡村好景不仅愉目怡情,更是可玩可品。漫步在田陌交错的乡野里,白墙黛瓦的村居与稻田、荷塘相映成趣,村民与慕名驻留的年轻游客点缀其间,为和美的乡村画卷添上点睛一笔。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兴达村便接待游客10万人次,部分村民预计年增收约3万元。亮眼的成绩单背后,这座小小的浦南村落用厚植生态、深耕文明的努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答卷。

从“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到“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再到如今的“全国文明村镇”,这几年,兴达村步履坚实,先后摘得一系列分量沉、成色足的荣誉。而得益于多年来深耕乡风文明建设、坚持以文塑旅全面振兴发展的不懈努力,在兴达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渐成气象,映射出浦南乡村“兴旺发达”的幸福密码。

移风易俗润心塑魂 文明乡风拂面而来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兴达村通过推动村民相对集中居住有机盘活土地资源,聚焦叶榭镇“现代宜业、生态宜居、休闲宜游”绿色新乡村的建设目标,着力恢复、涵养村居周边的林地、耕地等生态环境,将千余亩稻田与千余亩特色农业打造成为全村振兴发展的生态基底。伴随着村民搬进白墙黑瓦的“稻香居”,兴达村从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着手,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对村域环境卫生死角、历史遗留的脏乱差区域进行专项处理,提升整体面貌,扮靓了村民的宅前屋后。

伴随着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村域治理行列。在村里,无论是商讨村庄管理、移风易俗,还是协商化解纠纷,一事一议、以理服人的村民议事会成为大家积极参与治理的生动缩影。每次召开议事会,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的村民踊跃提出自己的想法,敞开心扉交流沟通。一条条建议里,文明新风尽览无遗,既见淳朴民风也有文明乡风。在围绕积分制建立激励机制,就环境提升、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达成共识的同时,大家还群策群力制定了村规民约,并根据实际不断更新补充,积极落实于行动。

美丽乡村,美在生态,更美在文明。除了村民议事会,村委会还会结合党建引领,不定期开展法律大讲堂、文化管理课等学习课程,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封建思想和守旧观念,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全面改造升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既是多功能活动室、学习天地,也成为村民们闲聚交流的活动空间。每逢移风易俗文艺巡演、村晚演出等活动上演,这里也成为大家看戏、听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方宝地。田林交错、村居错落的乡村美景里,文明乡风拂面而来,挂在村民眉间眼角的笑意里。

 

以文塑旅润心兴业 “诗与远方”举步可达

走进兴达村,三三两两的游人漫步在田头、林间,在满目青绿的天然氧吧里感受自然的诗意。在村东头,游客们钻进蔬菜大棚里现摘有机蔬果,再来到八十八亩田民宿烹一桌农家好菜,在田园风光中找回内心的静谧。而这一由民宿栖居、亲子采摘、稻田游览、挖藕采莲等多业态集聚而成的生态文旅聚落正是近年来叶榭镇兴达村坚持以文塑旅润心兴业,让村民、游客物质精神双丰收的幸福密码。近年来,兴达村围绕八十八亩田及周边区域,以争取政策推进集土入市为引领,配套激活闲置资源助推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价值,为乡村特色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4年,兴达村村民周红梅经营的“千步泾小院”开业,成为叶榭镇首个由村民利用自家宅基地改建的农家乐“样板间”。如今,沿着田埂村道信步而行,一系列乡村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在稻田与荷塘间扎根生长,渐成气象。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既富裕了口袋,也丰富了精神。日渐兴旺的文旅生态也扮靓了景美人和的村居画卷,让“诗与远方”举步可达。

据兴达村党总支书记吴晨超介绍,除了围绕现有特色乡村民宿产业重点打造“农旅+文创”片区、“农创+科教”片区、“宜养+宜居”片区等三大核心功能区,实现居城市环境、品乡村生活、享生态文旅、创现代农业,打造绿色、生态、文明、美丽、富裕的特色村落,位于叶榭镇“东部生态文旅区”的兴达村还将与东石、东勤等乡村振兴示范村联动发展,进一步整合民宿、非遗、农家乐、四季村晚及各类民俗文体资源,让文明在宜居宜业的乡村生态里茁壮生长,沁润人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