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生物科学仪器自主研发领域,一项旨在攻克大尺寸生物组织三维成像核心瓶颈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位于九亭镇的锘海生物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锘海”)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项目——“生物全组织三维成像全自动前处理装置”研发工作目前取得重要阶段性技术基础。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大型哺乳动物及人源珍稀组织样本在三维成像前处理环节的高效、标准化难题。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的深入发展,获取生物组织内部精细三维结构图像的需求日益迫切。组织透明化与荧光染色是这一成像过程不可或缺的初始环节,但其操作流程烦琐耗时,尤其对于大尺寸样本,高效、标准化的前处理技术成为关键制约因素。锘海此次承担的项目,核心目标是研发全球首创的“组织透明化染色全自动化设备”。该设备将实现多组织样本的自动换液、精准温控、六维旋转及辅助电场处理,具备高通量、全自动化、高效率三大核心优势。其成功应用将显著减少人力投入,实现24小时连续标准化作业,为后续高质量三维成像奠定坚实基础,有效缩短科研周期和病理诊断流程。
项目推进依托锘海已建立的坚实技术基础。其自主研发的半自动组织透明化染色设备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3个独立温控时控样本区,可同时处理至少36个独立样本,最多可同时处理超过200个小样本,兼容多种透明化方法。相较于国外竞品,如美国Lifecanvas和韩国Logos Biosystems的设备,锘海设备在通量、处理能力和兼容性上已展现出显著优势。当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以此半自动设备为重要基石进行深度升级,目标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同时引入六维旋转和辅助电场等创新模块,以进一步提升大组织处理效率(见下组图)。
作为国内生物组织三维成像及样本前处理技术的先行者,锘海核心产品LS18平铺光片显微镜在成像效能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国内光片显微镜市场占有率位居国产品牌首位,并与全国2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此次全自动前处理装置的研发,不仅有力推动生命科学在模型动物及人源组织层面的基础研究,还为推广中的3D临床病理诊断提供更快速、精准、标准化的病理组织前处理解决方案,从而惠及科研进步与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