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塌饼怎么做?爬树有哪些技巧?簸箕、连枷、耙子长什么样?与农事相关的“十万个为什么”,在今年的“荡里少年行”文明实践夏令营统统可以“解锁”。7月21日,30名“好奇宝宝”走进新亮相的石湖荡农事研学中心,开启为期3天的农事体验之旅。
石湖荡农事研学中心位于石湖荡镇东夏村有米社区,包含东夏农事展览馆、有米农场及周边25亩农田。走进东夏农事展览馆,只见镰刀、锄头、铁锹等传统农具挂在墙上,背篓、簸箕、连枷、耙子等“老古董”引人驻足,“上了年纪”的手摇风谷机、耧车被围观。8岁的谢一说:“锄头镰刀见过,但是竹篓之类的从来没见过,有些农具连名字都没听过!”
学农知农,不只停留在聆听理论讲解,还有动手实践。在田心草堂,孩子们尝试制作农家塌饼。一张长条桌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师傅还未演示完毕,已有孩子迫不及待地揉起米团子来。待团子揉得恰到好处,压个小坑,塞一团红豆沙进去,封口后再一压,搞定!做好的塌饼装满盘,成就感满满的孩子们意犹未尽,“老师,还有材料吗?我还想再做一个!”
最好玩的莫过于攀树了。为了保证安全,现场准备了安全绳,树干装上了脚蹬,安排了专业教练指导。女孩陶雅熙第一个挑战。系上安全绳,双手双腿配合,抓实踩稳,借助脚蹬向上。“一开始有点紧张,好在有教练员的鼓励。”顺利完成挑战后,陶雅熙说,虽然不同于祖辈儿时爬树的经历,但系着安全绳攀树也很好玩。
开营首日,主办方还安排了水火箭制作科普体验课,孩子们相互配合,分组完成拼装,制作完成后,大家移步至室外一处空旷的草坪,迎来激动人心的发射环节。灌水、打气、选位,一切准备就绪,伴随着“嘭”的一声响,第二小队的水火箭一飞冲天。队长陈皓轩表示,看着小伙伴们通力协作“造”出的水火箭飞上天,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
石湖荡农事研学中心负责人丁怡文介绍,本次夏令营是研学中心“上线”后举办的首次农事研学活动,通过盘活浦江之首景区及周边资源,设计多元趣味课程,鼓励青少年带着问题奔赴乡野,在体验、探索中了解乡村、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夏令营与石湖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入了文明礼仪课程、爱国文化课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