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日夜奋战在震区
图为医疗队员为受灾群众发放药品。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 级地震后,灾区的救援工作始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记者联系了震后第一时间赶往定日县的松江区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了解当地医疗救援开展情况。
长所乡、措果乡、曲洛乡是定日县6.8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三个乡。地震发生后,当地紧急设立了26个村安置点、1000余个蓝色应急帐篷。接到救援命令时,松江援藏医疗队刚刚返沪休整。但是得知消息后,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用最短的时间返回定日。自医疗队抵达定日后,马不停蹄开展工作。由于居住区分散,连日来队员们每天驱车往返100余公里,深入受灾最重的乡村巡诊,为安置点帐篷里的轻症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力求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是上海援藏干部,定日县卫健委副主任、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先锋和队员们一直坚持的原则。巡诊期间,队员分两组按帐篷顺序逐一入户,询问受灾群众身体状况,为有病情的患者及时救治,将有需要的患者转诊至医院进一步接受治疗。目前,三个乡的大部分村落都留下了医疗队的脚印。截至1月19日,松江援藏医疗队已巡诊1000个帐篷和板房,服务受灾群众2000余人,发放药品3000余盒。
此前在定日县工作的经验为队员们快速开展救援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短时间内从低海拔的上海抵达高原,舟车劳顿后没有停歇地开始工作,也让队员们产生了头晕、胸闷、气短等不适。医疗队队员、泗泾医院麻醉科医生李学慧带着氧气瓶参与了2台手术。在他的协助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和定日县中心医院的专家顺利完成了颅内出血清除,这台手术也是定日县中心医院首例开颅手术。
寒冷的冬日以及余震也为队员们的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尽管余震不断,影响了队员们的休息,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我已经为灾区受伤患者完成了4台手术,分别是胫骨骨折、掌骨多发骨折、跖骨多发骨折、肱骨近端粉碎骨折。”九亭医院骨科医生徐洪伟介绍说,目前几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据介绍,目前定日县中心医院的配套人员及硬件设施可满足大多数受灾患者的需求。考虑到余震影响,住在楼房内不安全,住院患者都被安置在帐篷里。“定日昼夜温差大,我们会特别注意预防患者术后感染以及感冒等症状。”徐洪伟说。
采访时,徐洪伟告诉记者,1月16日正好是医疗队负责人徐先锋的生日。医疗队忙里偷闲,为徐先锋在这个特别时期过一次“高原上的生日”。当天早上,徐先锋和队员们一起吃了长寿面,随后又急忙出发开始今天的工作。尽管生日当天只有一碗面、一块小蛋糕,徐先锋已经是一脸满足。“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也有望春节前返回松江。”徐先锋说,“希望定日县的干部群众都能健康安稳度过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