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泾镇中心幼儿园(光星部)班本化课程妙趣横生
图为孩子们在幼儿园照顾“大花”。
12月17日一早,松江区洞泾镇中心幼儿园(光星部)小(3)班小朋友张泓毅在妈妈郭玉林的陪伴下,带着鸭子“大花”来上学了。鸭子竟然可以进幼儿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天是“大花”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幼儿园的第70天。这些日子,它和孩子们相处得十分愉快,还成了幼儿园里的“明星鸭”。不仅老师和孩子们围着它转,就连家长们也为这只“鸭宝贝”操碎了心。
萌娃牵手大白鸭
同进同出同上幼儿园
“大花”是一只帅气的公鸭,属北京大白鸭系。今年10月,由小(3)班家长自主筹钱购买。刚进幼儿园时,它还有一个鸭妹妹,叫“小爱”。按照“班规”,班里的每一名小朋友都会担起带鸭子回家照顾的担子。一般情况下,鸭兄鸭妹头天下午跟着小朋友回家,次日一早再跟着小朋友一起上学。
采访前一天,正好轮到张泓毅带“大花”回家。尽管只分别了一个晚上,班里的小朋友都很想念大花。一大早,刚将“大花”送回教室门口的“鸭鸭乐园”,大家就忙活起来了,有的围着“大花”嘘寒问暖,有的打扫鸭舍,还有的负责切配鸭食。“‘大花’吃的菜要切得小小的,不然噎住了,会很不舒服的。”戚若嘉小朋友边切大白菜边念念有词。
“别看他们才三四岁,照顾起鸭子来已经像模像样了。”班主任谢丽娜告诉记者,自从“大花”进了班,孩子们抢着要照顾它。劳动能力明显提升了,切菜、喂食等基本都不在话下。不少孩子的责任心也增强了,发现鸭舍里没有饮用水了,会主动帮鸭子添水。
小鸭长成明星鸭
童趣活动园内园外香
在家长们看来,鸭子就像是自家孩子的亲密伙伴。到目前为止,尽管鸭子到家里做客的次数不过一两次,但大家对它们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不管鸭子去谁家,家长们每天都会在班级群分享它们到家做客的照片和趣事。
“真是看着‘大花’和‘小爱’从小雏鸭长成大白鸭的。孩子们喜欢,我们大人也把它们当宝贝。”宋玉小朋友的妈妈田杰说,每次快轮到鸭子到家里做客时,孩子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帮鸭子铺好软软的床,购买鸭子喜欢吃的蔬菜,甚至还会规划好带鸭子去哪里散步。眼见这阵子天冷了,擅长编织的她还为鸭宝贝织了好几件美美的围脖。
令郭玉林印象深刻的是,“小爱”和“大花”第一次上家里做客,听说它们喜欢吃鸡蛋壳,张泓毅一口气吃了4只鸡蛋的蛋白。“平时早上吃一只鸡蛋都需要磨蹭很久,那天特别麻利,连蛋壳都是自己动手剥的。鸭子用餐,他也用餐。”郭玉林说,现在想起来,都感觉特别有爱。
鸭妹去世留遗憾
生命教育开出爱的花
除了照顾鸭子,谢丽娜和陈士婷两名老师还围绕鸭子策划了彩泥作品制作、鸭子习性调查等一系列班本化课程。养育鸭子的过程中,课程也在不断拓展完善。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也记录下了孩子们与鸭子相处的画面,并打印成照片,设计了鸭鸭照片墙,将鸭鸭调查表一一存档。
翻开鸭鸭调查表,可以看到,诸如“鸭鸭喜欢吃什么”“鸭鸭有什么本领”“鸭鸭喜欢住在哪里”“鸭鸭害怕什么”这类问题,孩子们都曾用心调查过。“小朋友不会写字,就用图画来呈现调查结果。”谢丽娜告诉记者,孩子们的视角和想法很有意思,还会给老师的教学提供灵感。比如,大约养鸭一个月的时候,有小朋友发现,鸭子的个头大了不少,但翅膀似乎没怎么长。老师和家长们上网查阅推测,可能是没有戏水导致。于是,大家赶紧给鸭子配上了微型游泳池。
“养鸭子,我们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研究。”谢丽娜坦言,就在本月初的一个周末,鸭兄鸭妹留宿幼儿园,由保安代为照顾,“小爱”不幸离开了大家。得知噩耗,孙清沅小朋友哭得稀里哗啦。遗憾伤心之余,除了试图弄清意外发生的原因,老师们也给孩子们安排了“生命教育第一课”。最终,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将“小爱”埋在幼儿园东面花园的桂花树下。
“希望小朋友们能勇敢面对现实,珍惜和鸭子相处的美好时光,也能欣然接受“小爱”以另外一种形式陪伴大家成长的善意说法。”谢丽娜说,小小的鸭子不仅能成为幼儿教育的载体,也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亲密伙伴。眼下,寒假快来了,大家也在琢磨如何安顿好“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