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朱砂、识五谷、锻体魄,松江各所学校精彩“开学第一课”点亮新学期——
经过一个暑假,9月1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又齐刷刷地热闹了起来。如期而至的“开学第一课”上,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拥抱新学期,也许下了新愿望。
入学破蒙 开笔启智
告别幼儿园,踏入小学校园,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心里有一百个“为什么”“怎么做”,家长们心里也装着各种各样的忐忑和不安。好在,老师们说:“别担心,孩子放心交给我们!”记者了解到,为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新校园、新同学、新教师,入学适应教育、体验小学生活成为各校“统一动作”。
在今年刚挂牌的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一进校,学生们跨过贴满各式祝福的跨栏,从“启程之路”直通“明理门”,拾起系有红绸布的鼓槌,“咚咚咚”的鼓声响彻校园,“爱学习、勤努力、明志向”的目标便在心里生了根。“朱砂启智”环节仪式感也拉得很足,老师们微笑俯身,在学生们眉心轻轻一点,心明眼亮、好好读书、端正品行、健康成长等美好寓意和祝福一一传递。来到“启蒙描红”点位,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于一撇一捺的“人”字书写间,立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顶天立地中国人”的志向。校长王本运说:“开笔礼又称破蒙礼,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希望学生们能从中领悟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除了颇具仪式感的“开笔破蒙礼”,走进课堂了解课堂纪律,来到操场学习队列规范,这些都是新生入学必学课。进入小学,人人都有自己的课桌,与在幼儿园时几个小朋友共用一张桌子不同,这让一(1)班新生解元感到很兴奋。而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解元的同班同学赵笛言已经能够熟练地说出老师教的口令了:“坐姿要端正,发言要举手……”
劳动底色 赋能成长
开学当天一大早,上外云间小学东校的学生们一进教室就被“小考官”拦住了路,一场包含辨识调味品、认识五谷杂粮、剥毛豆、缝纽扣、拧螺丝、择芹菜等“考题”的劳动技能争章大比拼等着他们。
在缝纽扣“考场”,学生们穿针引线,尝试将一颗颗纽扣缝在方形彩布上。五(6)班学生高亦涵看起来驾轻就熟,原来,喜欢做手工的他很早之前就学习过针线活了。第一次挑战缝纽扣,同样来自五(6)班的詹李晗有点受挫:“蛮难的,线太长了容易打结,回家以后得向奶奶好好请教一下。”
香醋、白醋、老抽、生抽、鸡精、胡椒粉……面对这些日常调味品,个别学生犯了难,有人误把老抽认作生抽,有人觉得“盐和白糖长得太像了”。再看那一堆堆颜色各异的豆子,傻傻分不清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些农作物制作的食物经常吃,但五谷不分的孩子还是比较普遍。”学校德育副校长沈华说,之所以把劳动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就是希望学生们识五谷、勤四体,习得劳动的技能,并将劳动的智慧和精神用于学习中,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值得一提的是,开学之初,学校新辟的农场“耕梦园”也与学生们见面了。
军歌嘹亮 号角振奋
对于跨入预初、九年级和升入高中的学生们而言,入学军训是磨炼意志的大课堂。
民乐学校聘请松江消防救援站13名教官担任校外辅导员,带领学生们沉浸式体验消防员如何开展日常体能训练,学习打消防绳结,尝试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以小组为单位体验了消防水枪的使用。九年级学生王皓杨说:“军训让我们变得更勇敢、更坚强,也更自律,步入新的学习阶段,我将坚持‘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勇攀学习高峰。”
在上外松外校园里,学生们听从口令指挥,有序练习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齐步走等队列动作。他们脸庞上有汗水,也有坚定,步伐里有规范,也有团队协作。当嘹亮的军歌在操场上空回荡时,同学们说:“那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奋斗的号角。”从动作不熟悉到熟悉、不规范到规范,六(1)班黄思齐认为,这场入学主题大课堂教会了他努力克服困难,有助于养成能吃苦、敢吃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