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疫情刚暴发的时候,女儿就报名成为了抗疫志愿者。但因为她单位男士比较多,第一轮的时候“男士先上”,女儿没有轮到,因而显得有点失落。第二轮的时候,她接到电话:“可以参加一线抗疫,地点是位于小昆山镇附近的集中隔离收治点。”得知消息时,她异常高兴。
女儿是5月1日去的集中隔离收治点。就在她去的前一天,我得知我单位之前一名去集中隔离收治点的志愿者不幸感染,当时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第一次感觉到“病毒离我们这么近”。这件事对我的冲击无法言说,而且女儿平时比较粗心、大大咧咧,难免让人揪心。
这天晚上,女儿最好的朋友忽然打电话给我:“阿姨,能不能叫她不要去了,太危险了!你能不能打个电话给他们单位的领导,咱不去了好不好……”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哭声,我也哽咽了,感动之余我说:“谢谢你,但是不行啊,要去,要去的!”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女儿自己愿意去,那么我这个当母亲的理所应当要支持她。我自己是党员,又是党务工作者,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肯定义不容辞地让她去。身为母亲,我唯有叮嘱她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清晨,我送女儿出门时,装作若无其事,忍住眼泪悄悄地拍下了她逆行的背影,并写下了“看着你前行的脚步踏实而坚毅,想象着你认真工作时的目光如炬……纵有万般不舍,也不会阻止你前行的步伐,唯有老母亲暗自柔肠百结。愿我心中的祈祷与祝福伴随你左右。相信此刻的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一定平安归来”的感言,发布在微信朋友圈。
在这之前,我一直不敢把女儿去当志愿者的消息告诉父母。因为女儿是他们帮忙带大的,他们对她特别疼爱。我以为他们知道了会担心与不舍,阻拦她去。没有想到,他们坚定地支持:“革命自有后来人,哪里需要去哪里!”他们只是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她:“孩子记住,你的生命安全不是你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全家的。”父母是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听到他们能这么说,我真的很佩服,也很感动。
女儿去了集中隔离收治点几天以后,从“疫”线发来了消息,她工作时的样子果然与我之前想象的一样——目光如炬!我选了一张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每个人都赞她很美,英姿飒爽。女儿说,她在“疫”线一切都好,能够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能够每天看到患者康复后离开,她觉得非常高兴,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之前,她不能去集中隔离收治点的时候,还天天在家唉声叹气。没想到她到了那里感觉很充实,每天都是笑嘻嘻的。这时,我也放心了,并为当初的支持感到欣慰。为一个年轻人好,的确是要放手让她出去历练,让她践行历史交给他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其实“疫”线有很多很多的志愿者,包括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的家人也去了“疫”线。有多少“疫”线志愿者,他们的身后就站着多少个家庭。作为家人,我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要问担心吗?那肯定是担心的,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要问让他们去还是不去?答案也是不容置疑的,一个字——“去!”
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坚毅和温良,正是有了这种坚毅和温良,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这座城市重现繁华活力,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